1.为什么杜甫叫“老杜”,而李白不叫“老李”?

2.李白一年挥霍30万银两,为何不拉贫穷潦倒的杜甫一把?

3.杜甫给李白写过很多诗,为什么李白很少回杜甫?

4.李白,杜甫,高适为什么而绝交

5.为什么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诗,而李白给杜甫的诗却很少呢?

6.杜甫思念李白的诗歌很多,李白写杜甫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7.杜甫有十五首诗给李白,李白为什么只写了一首《赠汪伦》?

李白为什么不喜欢杜甫_李白为什么不给杜甫回诗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以诗词流芳百世,然而这两个人还是有很多差距的。

第一、所处唐朝的时期不同。

李白所处的朝代是盛唐时期,并没有什么战乱,这导致李白写的诗作大多都是浪漫主义诗作。李白平时的时候就比较喜欢饮酒作诗,还比较喜欢交朋友。在他的诗作中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和《将进酒》,这些诗都可以看出李白的豪迈之心。

然而杜甫却不一样了,他生活的朝代主要是晚唐时期,当时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已经由兴盛时期变成了衰落时期,这导致了杜甫的诗作大多都是忧国忧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望》、《三吏》、《三别》,可以说杜甫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诗词中都是有关老百姓的,心系国家,忧国忧民。

第二、仕途不一样。

李白的仕途还是不错的,唐玄宗比较看重李白的诗赋,对其有仰慕之心,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之后,当唐玄宗问到国家大事的时候,李白对答如流,对于当今社会的观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因此得到唐玄宗的赞赏,从此李白就开始供奉翰林,主要是给皇上写诗文,陪伴在皇上的左右。在某一年的时候,唐玄宗与杨玉环一块游赏牡丹,李白还做了一首《清平调》。

然而,杜甫的科举之路并不是这么的顺畅,主要是当时的权相李林甫导致了一场闹剧,导致所有参加的是士子全部落选。当时杜甫看科举之路行不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不得不走权贵之门,然而也没有什么结果。有大约十年的时间,杜甫一直在作诗献赋,但是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赏识,郁郁不得志,生活也是穷困潦倒。等到后来的时候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但是因为分配时被李林甫穿小鞋,只能授予一个小官,可以说是所学无用。

为什么杜甫叫“老杜”,而李白不叫“老李”?

李白为什么害了杜甫一生、因为杜甫结识李白后对他格外的倾慕在他的影响熏陶下染上了酗酒的不良习惯成为一个酒徒、而这一不良习惯曾经让他酒后放纵。

杜甫结识李白后,对他格外的倾慕,在他的影响熏陶下,染上了酗酒的不良习惯,成为一个酒徒。而这一不良习惯曾经让他酒后放纵,公然侮辱上司,险些罹患横祸。

就算是在病中,也管不住自己开怀酗酒的不良习惯,最终暴病而亡。要不是如此,杜甫虽然身体虚弱,但总体上并没有什么大病,如果注意调养,得享天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杜甫的不幸早逝,是中国诗词领域的一大损失。而李白让杜甫染上了酗酒的不良嗜好,对于他的死,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人们都知道李白是酒中仙人,有“斗酒诗百篇”、“醉草吓蛮书”“举杯邀明月”等等的轶事趣闻和典故,却不知道杜甫也是一个贪杯豪饮,嗜酒如命的酒徒。

杜甫的死因,按一般说法是贫病而终。但实际上,贫病只是诱因,导致杜甫暴病而终的直接原因,竟然是因为酗酒。而且杜甫之死,李白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李白的简历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一年挥霍30万银两,为何不拉贫穷潦倒的杜甫一把?

有个很有趣的问题,网友周南问道:“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老杜’,而李白没有被称为‘老李’?”网友小刀这样回答:“因为杜甫未曾年轻,而李白从未老去。”我想,杜甫未曾年轻,一定是因为“他总睡不好”。

在杜甫流传下来的1450多首诗中,有许多诗都写在夜里,尤其是抒怀之作。这些诗念着念着,就会让人眼前浮现出漫长的星光,沉沉的夜色。杜甫的夜晚似乎尤其长,而且多在清醒中度过。

他在朝中为官的不眠之夜,是因为想着第二天的职责而睡不着——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他整夜竖起耳朵,等待钥匙在锁孔中转动开启宫门的声音,一阵风声在他脑中触发的是上朝马队铃声的音浪,这份小心翼翼的郑重,就像周一一早要担任升旗仪式护旗手而睡不着的孩子一般。

杜甫对国家的爱,是极厚重的,由儒家正统而来;可我总觉得又是那样简单纯粹,如一片赤子童心,因此同样奉儒守官,杜甫较之于韩愈,更让人感到有温度而可亲近。

他思念亲人的不眠之夜,愈见得一颗仁心。杜甫被叛军所执拘于长安时,自己已身陷囹圄性命不保,却还在因心疼妻子的孤单、孩子的未谙世事而彻夜难眠——今夜_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巩县老家毁于安史之乱,早已无人,杜甫对弟弟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时难年荒,田园寥落,骨肉流离,已是连团圆的地方都没有了,但他还是怀念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偶尔流离失散的亲人难得一见,悲欣交集中,他的不眠之夜,是因为舍不得睡去,“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杜甫给李白写过很多诗,为什么李白很少回杜甫?

因为李白四处游历,在杜甫贫困时并两人天各一方没有联系,李白想帮也帮不上。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他比杜甫大10岁。他和杜甫见面的时候,李白已经是诗仙级的人物,当时的杜甫只是小有名气的小诗人,但是两人还是欣赏彼此的才华成了忘年交。杜甫给人的印象就是李白的一个小迷弟。杜甫一生中给李白写了十几首诗,李白却只给杜甫写了三首诗。李白和杜甫的文学风格也不一样,处世风格也不一样。李白潇洒自如,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却不得不为生计奔波在权贵之中。接下来我来分析一下两人的处境。

一、李白为什么这么的有钱

李白的仕途其实也并不是很顺利,只做了两年的翰林,就辞官游历去了。相传他在扬州,一年挥霍了30万两银子,可以说花钱如流水。但是他这么花钱是十分有底气的,因为他是西域富商的儿子,钱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而且他的老婆是前朝宰相的孙女,老丈人家也是特别有钱的。最主要他辞官的时候,唐玄宗还给了他不少钱。

二、杜甫为什么这么的穷困

杜甫的仕途也不是很顺利,他一直奔波在权贵之间,给他们送诗,但是却没有换来高官厚禄。杜甫的家境本来就很贫寒,并没有李白的富商爸爸和权贵老婆。也没有得到唐玄宗赏赐。所以一生之中没有做过大官,没有赚过大钱,贫困潦倒,甚至还饿死过一个儿子。

三、杜甫和李白的感情

李白这么有钱,杜甫这么穷,李白却也帮不到杜甫。当时李白已经辞官游历他乡,杜甫也流落异乡,两人无法联系,也再没有见面。李白诗句曾经写过:?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从这诗句中可以看出他们俩的感情特别好。

你觉得他们的感情是不是特别好,给我留言吧!

李白,杜甫,高适为什么而绝交

说到李白和杜甫,这两位都是唐朝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生活放荡不羁,逍遥自在;一个忧国忧民,颠沛流离。虽然李白比杜甫大11岁左右,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情谊。两人之间也经常写诗相赠,但是杜甫明显要比李白写的诗更多,而李白却很少回信。这应该与李白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在古代社会,一般年龄较大的都是为尊者,杜甫向李白写诗是表达一种尊敬,李白是可以不回的,所以就很少回诗。

一、李白性格奔放,两人性格差异

我们都知道李白的一生是放荡不羁的,和杜甫是两种类型的人。李白的一生都在逍遥自在,相比于其他人,他更在意自己的感受,看待别人的就相对少一些,所以在杜甫为自己写诗的时候,自己就很少向他回敬。而杜甫不一样,杜甫的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他是一个充满情感之人,更加在意别人的感受,所以就经常向李白写诗来表达两个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二、李白年龄较大,各自心态存在差异

在古代社会,很多人都以年长为敬,对待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都会比较恭敬。诗人之间互相写诗也是一种传统,他们可以通过后背赠予前辈诗歌来表达一种敬意,而身为前辈是可以不给予回赠的。李白和杜甫就是这样,从年龄来看李白是要高于杜甫的,而杜甫一直把李白当作自己的前辈来看待,对他的态度也是毕恭毕敬的。所以李白的地位就相比于杜甫高一些,自然在回诗方面就很随意了。古代社会本身交通就不发达,也没有什么及时的通讯工具,所以诗人之间相互写诗本身就是很困难的。李白经常游山玩水,很有可能没有及时回复杜甫,当然还是和李白本身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李白不经常回复杜甫,但是不能阻碍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两人在很多方面还是意气相投的。

为什么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诗,而李白给杜甫的诗却很少呢?

李白,杜甫和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三人分别代表了唐诗的不同成就,一个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自己以谪仙人自称,当然也作了很多游仙诗,而杜甫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准确记录了甚至是史官都没有记录下来的关于他那个时代的史实,也反映出在战乱时代对自己怀才不遇,对百姓颠沛流离的愤懑和同情。而高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这三个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唐诗的贡献都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们三人还有一层关系就是曾经有着十分深厚的友谊。

但是可能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吧,三人最后走了不同的道路,最后分道扬镳,而究其原因,大概和他们的生长环境,性格特点各方面都有关系吧,而这几个方面也基本可以说明了三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终究是走不长远的,从三人的诗歌风格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李白向来是豪放不羁,自诩为仙人,桀骜不驯,而他的诗歌风格也是浪漫的,是仙化的,李白信奉道教他的诗歌也颇受道教的影响,加上统治者的推崇,让他飘飘然于神仙的世界,遗世而独立,也养成了这样的性格特点。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的诗歌则致力于写实,加上生活在安史之乱这个乱世,少年游历,文化熏陶加上屡试不第导致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就经历良多,所以也对他的诗风造成很大的影响。而高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当然边塞诗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现实主义诗歌。这三个人三种不同的诗风也表现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也许为以后的分道扬镳打下了铺垫吧。

而三人的相识也是在最为失意的时候,天宝三年,本有雄心壮志的李白却被唐玄宗当成个文人墨客,不被重视,加上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也不被朝廷所接受,所以就?赐金放还?,这个时候李白四十四岁,人到中年仍一无是处,心里甚是难过,而这个时候杜甫和高适也是愤懑他一身抱负无处施展,三人有道不尽的话语,难兄难弟相遇,三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不曾想,昔日的友情竟然最后也不欢而散,造成三人友谊破裂的原因也有很大的社会因素,那就是安史之乱,而高适和李白最后却跟随了不同的人,他们都有要为国为民竭心尽力的抱负,但是最后却兵戎相见,李白也兵败下狱,而将李白关押入狱的却正是高适这一方,李白也想高适能念昔日旧情,但是军令如山,高适只能大公无私,二人之间也就有了不可调和的嫌隙,而李白和杜甫也没有再见过面。

都说要想成为好朋友,那都是?臭味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有共同语言,三人正是相识于个人才能抱负无处施展的时候,所以三人也就有了成为了好朋友,但是三人选择的道路却完全不同,高适和李白甚至选择了相反的道路,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亮剑》里面李云龙和楚云飞,二人明明是好朋友,却不得不分到扬鞭,甚至一生都没有再见,也是令人遗憾。

杜甫思念李白的诗歌很多,李白写杜甫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闻一多先生认为李杜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并把这次的相遇比作“太阳和月亮的相碰”。从年龄上讲,杜甫要比李白小十岁之多,但是两人却跨越了年龄的隔阂,并且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两人相遇之时,李白已经成名,可以说是万千迷弟迷妹心目中的偶像了,杜甫无疑是其中之一。杜甫写了多首赠李白的诗,而李白也写了一些赠友人的诗,比如赠汪伦啊,赠孟浩然等等,难道李白真是薄情寡义之人?其实不然。

一、两人身份地位悬殊

在年龄上讲,虽然两人结成了知己,但是,毕竟杜甫是一位后生,而李白是杜甫的前辈,而且是成名的前辈。莫说是地位上的悬殊,就算是你给你长辈写信,长辈也没必要没一封都一一作回信。依身份而言,这种行为也没什么不妥。而李白更多的回信是写给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比自己大的前辈,比如好友汪伦,以及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给比他年龄大的孟浩然。经记载,孟浩然回复李白的诗歌也是少的可怜,可见,前辈不对晚辈写的东西作出回应也是正常的现象,并不是说李白谁红就跟谁玩。

二、李白性格使然

“诗仙”李白一生放荡不羁,让高力士脱靴,蔑视朝廷权贵,他的性格是超然物外,不重俗世的。他的愿望是快活世间,回信这种凡俗小事对于诗仙李白来说他未必放在心上,或者说他认为情义在心中即可,不必要那么多弯弯绕绕、婆婆妈妈。杜甫个人就比较多愁善感,喜欢记录事实,这就是为什么他能有“诗史”的称号了。

三、历史遗留问题

李白的诗也有很多是遗失在历史长河的,保不住就那么巧,回给杜甫的信就遗失了呢,这个是不可抗力的问题,也就无从考察了。

杜甫有十五首诗给李白,李白为什么只写了一首《赠汪伦》?

第一是年龄问题,李白大杜甫很多岁,虽同处一个时代,但李白成名时,杜甫还默默无闻,李白有才,就像咋们今天喜欢的名人偶像一样,李白是杜甫的偶像,李白是一个?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诗人,他喜欢交朋友,但是忘性又特别大,分别后就不再想老朋友了。而杜甫则是相反,是一个典型的?衣不如新 人不如旧?的人,他十分怀念李白,对这位老友魂牵梦萦,念念不忘。他写下不少诗篇如:《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巜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等诗篇。杜甫现实主义,。逢在唐安史之乱后,奔波流浪,靠朋友接济活下来,天天苦日子,连儿子都饿死;羡慕李白天天花天酒地,到处混吃混喝,不为银子愁!?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中国历史上两位光耀千秋的双子星座历史性的相遇在洛阳白马寺。其实杜甫到洛阳是参加科考的,李世民为了广揽天下人才,在洛阳也设了考场,目的是为了方便考生。这是杜甫多次考试落榜,正在犹豫和彷徨中,巧遇李白。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李白应该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中出现。这里好像出现了一种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近道,杜甫为儒;李白是,杜甫是诗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就像梅花和牡丹,各有各的优美。

自古以来,三角关系就是最复杂的关系,就算是流芳千古得诗人们也难逃此劫。众所周知,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是一对很好的朋友,相差十一岁的年纪也可以说是忘年交了,再加上杜甫十分崇拜李白,所以两人算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是李白又是个好人缘,除了杜甫,他还有很多好朋友,汪伦就是其中一个。

杜甫作为李白的迷弟,可谓是心心念念都是爱豆,无论到哪里游山玩水亦或是出差办事,都无时无刻不挂念着李白,更是为李白写下了很多至今为止仍然脍炙人口的诗,比如说《赠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等等,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的感情可见一斑啊。

然而,朋友多的李白可就没有杜甫那么专一深情了,一首《赠汪伦》让两人之间出现了“第三者”,都骂李白是“负心汉”。其实不然,李白此人看重情谊,他走之时,汪伦送给他很多礼物,为了答谢汪伦,李白写下这一首诗送给汪伦。

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李白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才会写下《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戏赠杜甫》送给杜甫,这也可以看出李白是真心把杜甫当作知己看待的。直到今日,李白杜甫汪伦仍然作为难解的三角关系供世人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