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哪首诗

2.枫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枫叶红于二月花全诗介绍

3.“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哪个季节?

4.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5.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全诗,诗名作者

6.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季节

7.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是什么数字_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出自《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杜牧,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原文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如下: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词句注释如下:

⑴山行:在山中行走。

⑵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⑶生:明万历赵宦光刊本《万首唐人绝句》、明高棅编《唐诗品汇》、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御定全唐诗》作“深”。

扩展资料: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百度百科——山行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哪首诗

诗句“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诗人杜牧的诗作《山行》

诗句的直译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或者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出处

《山行》——杜牧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1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译文2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漂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关键词注解

《山行》杜牧 古诗: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品鉴赏1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杜牧 古诗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作品鉴赏2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

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漂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做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

生、深之争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还是“生”字在学术界仍就存在争议。清康熙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积尘》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明万历赵宦光刊本,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清乾隆《四库全书》收入的两种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和《御定全唐诗》作“白云深处有人家”,而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生处有人家”。有些课本中本诗也从原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修改为现在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并于注释处说明“‘生处’一作‘深处’”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枫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枫叶红于二月花全诗介绍

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哪个季节?

1、全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出自《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3、此诗描绘秋天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4、全诗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描述的是秋季。

意思: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出处:唐代杜牧《山行》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扩展资料: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展现了一幅绚丽明亮的秋景。诗中写有山路、房屋、白云、红叶,构成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风景不是并列在同一位置,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上山。“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呼应的是“上”字,写的是高而温和的山势。

这样,从标题的角度来描述“兴”的特点,而从构图的角度出发,它借鉴了绵延起伏的山路的特点、深邃柔和的山岳地貌,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别人。诗人的眼睛顺着山路往上看。在云朵飘浮的地方,有几座石头房子和石头墙。这里的“人家”是指前一句中的“石径”。“石径”是家庭上下的通道。这样,两种景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白云似乎从山上冒出来,四处飘扬。

不仅能看到山峰的高度,而且能看到云朵的苍白与苍翠的山峰交相辉映,点缀着明亮的色调。诗人用这片白云来穿越云朵,打破山脊,遮住读者的眼睛,却给人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还有别的风景。

诗人只是客观地描述这些场景。虽然用了“寒”这个词,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这并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枫林晚”便不同了,趋势一直很明显,很强烈。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晚霞中的枫林使诗人的惊喜难以抑制。为了停下来欣赏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写的风景很美,但诗人喜欢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为补充第三句,详细展示了晚秋美丽的枫林。诗人惊奇地发现,在黄昏的夕阳中,枫叶飘红,一层层的枫林像染料,真的布满了群山和云朵,像是闪闪发光的云朵,它甚至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而且即使“停车枫林晚”这句话似乎很抒情,但实际上也为这道风景衬托出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停下来看了看,却陶醉其中的诗人,也成了这道风景的一部分。只有这样的景色,秋天才显得更迷人。在重写之后,它突然停止了,并出现了悠扬和无尽的回味。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

百度百科-山行

百度百科-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全诗,诗名作者

1、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季节

“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翻译: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秋季。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全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全诗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

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