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梳理

2.(2022-03-27)《庄子二则·北冥有鱼》与《说苑卷·杂言》对比阅读

3.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原文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原文及翻译和注释_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原文及翻译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所得的启示:人的见识有小大之别,人所能认识的事物相应的有小大之别,而做人的境界也有小大之别。境界小的人不能领略境界大者的深闳气势,境界大者之上还有更大的至境,只有无所依恃的得道之人才能达到至境。

《北冥有鱼》描写了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气势壮美的大鹏形象,表现了作者内心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我们要志存高远,心中有志向,平时要心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梳理

在非逻辑的世界里逍遥

——《<庄子>二则》群文教学设计

文|柳慧娟

说明:《<庄子>二则》群文教学共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等学习任务。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设计精要

《<庄子>二则》是学生进入经典作品《庄子》的一把钥匙。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水平,本课不能也无需涉及过多的哲学内容。《北冥有鱼》中恢宏的想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巧妙的论辩是两篇文章的教学的重点,而两个选段都是庄子非逻辑思维方式的体现。所以本设计以庄子这一思维方式为整合点,同时勾连《则阳》和《齐物论》中的两个片段,形成一组“小群文”,做出设计如下:

第一部分:非逻辑之辩论。带领学生细致分析《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中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深刻理解二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非逻辑之想象。想象是非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北冥有鱼》集中体现了庄子漫无边际的想象力。本环节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北冥有鱼》中的想象,同时勾连《则阳》和《齐物论》中的两个片段,让学生集中感受庄子恢诡谲怪、奇幻异常的想象。

第三部分:非逻辑之影响。让学生了解庄子的想象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庄子>二则》,一起来探究庄子的思维方式及其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大体上说可以分为两种: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屏幕显示)

逻辑思维,是指按照逻辑规律进行的思维,指有步骤地周密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

非逻辑思维,即不按照严格的逻辑规律进行的思维,直觉、灵感、想象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师:庄子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呢?我们通过深入分析他和惠子的辩

论一探究竟。

第一部分:非逻辑之辩论? 师:《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这篇小短文都是庄子和惠子你来我往的辩论。我们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

(屏幕显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第一回合)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第二回合)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第三回合)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第四回合)

师:当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并悠然自得地说“是鱼之乐也”时,惠子就对他展开了第一回合的“攻击”。他“攻击”的依据是什么?

生:惠子认为只有鱼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不是鱼,所以没法知道鱼是不是快乐,也就是我们没法知道别人的感受。

师:惠子的依据是只有个体自身才能体会和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无法理解别人的精神世界。针对惠子的发难,庄子进行了反驳。他反驳的依据是什么?他的逻辑基础是否和惠子一致呢?

生:庄子认为,既然你说我不是鱼,我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那你也不是我,自然也不知道我是否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是按照惠子的逻辑进行反驳的。

师:至此,庄子还是有逻辑的,他和惠子的逻辑基础是一致的。惠子能言善辩,他马上就对庄子举起了“逻辑之剑”。他是怎样应对的呢?

生:第三个回合里,惠子稳稳地站在自己的逻辑里,他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感受;你也不是鱼,自然也不知道鱼的感受。

师:惠子真是逻辑清晰,步步紧逼啊。大家从“全矣”能读出他怎样的心理?

生:他觉得自己在辩论中胜出了,所以很得意。

师:这既是惠子在逻辑上战胜庄子后的得意,也是惠子对自己能言善辩,精于逻辑的名家代表身份的证明。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惠子其人。

(屏幕显示)

惠子:名施。宋国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外交政治家之一,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能言善辩,精于逻辑。

师:在惠子的步步紧逼下,庄子马上就在逻辑上败下阵来。但是,他仍然不慌不忙,他是怎样巧妙应对的?

生:在第四回合,他返回争论的起始,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知道”。

师:这叫偷换概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庄子不紧不慢地说完这句话后惠子是怎样的哑口无言,哭笑不得啊。所以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场辩论谁是胜者呢?

生:从最后惠子无言以对看,庄子是胜者。

生:但是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师:其实如果庄子也擅长逻辑辩论的话,他也同样有从逻辑上战胜对方的机会。孩子们,你们能帮帮庄子吗?请大家重新设计这组对话。(师生交流)

(屏幕显示)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既知吾非鱼,吾亦知鱼之乐也。”

师:然而庄子是无法在逻辑上战胜惠子的,这和他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庄子是典型的非逻辑思维方式。纵览《庄子》一书,庄子的非逻辑思维的种类很多,异彩纷呈,而想象是其中突出的一种。

第二部分:非逻辑之想象

(屏幕显示)

想象,是一种典型的非逻辑形式,它可任意加工改造大脑中已有的表象,不受时空限制,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

? 师:有人说,庄子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有想象力的文化名人。他的想象奇特而丰富,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在这些想象中,既写大之玄妙,又写小之情状,还有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的交错。

(屏幕显示)? 大之玄妙

? 小之情状

? 万物无界

师:我们学习的《北冥有鱼》就是大之玄妙的典型代表。

(屏幕显示)大之玄妙

? 《北冥有鱼》

师:请大家再读《北冥有鱼》,分析庄子在哪些地方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他通过想象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鲲鹏形象。

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等句子写出鱼的身躯竟有几千里之长,它还能变成鸟,这鸟背也有几千里之大。庄子发挥想象,写出鲲鹏的硕大无比。

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写出这鸟还要从北海向南海迁徙,起飞时激起的浪花就达三千里,它能借旋风的力量直上九万里高空,可见它的力大无穷。

师:的确,这么大的鱼,衍变成这么大的鸟,这么大的运动范围,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遵循逻辑常规是思维是想不出来也写不出来的。同学们再想一想,这只鹏鸟能上九万里高空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吗?

生: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里可以看出,它非常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

师:路程这么远,它为什么要飞这么远呢?请大家细读文本,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生:这只鹏鸟从北冥出发飞到南冥,注释里说北冥是“北方的不毛之地”,南冥是“天然形成的水池”,它应该是想逃离这个不毛之地,飞往更好的地方。

师:你读书真仔细,也很善于思考。

(屏幕显示)

鲲鱼本为“滞溺之虫”,沉溺于“幽冥”的北海。

大鹏是“凌虚之物”,敏捷矫健,便于南征。

生:这还是一只不甘于现状,勇于改变自己,志向远大的大鹏啊。

师:大鹏高瞻远瞩,抱负恢宏,毅然弃低下昏蒙的北海,而奋翮飞往“启明之方”的南海。鲲鹏这种勇于改变自我、“向明背暗”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师:庄子发挥了超常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大无际的世界,且塑造了大鹏鸟的艺术形象,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屏幕显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积水三千里。——

“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成语。

? 师:庄子写大,大到如此地步,那么他写小呢?

(屏幕显示)小之情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则阳》

注释:

逐北:追剿败兵?

旬有五日:十五天?

生:庄子的想象太奇妙了。蜗牛角多小啊,里面居然有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地盘,相与打仗,以至“伏尸百万”,追赶败敌十五天后才回来。

生:庄子的想象大则无边无涯,声震天地,小则把国家放到原本就很小的蜗牛角里,实在太有趣了。

师:这些都是逻辑思维之外的天马行空啊。除了这些想象中的极大极小之外,他的想象还模糊了人与物、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最有名的就是“庄周梦蝶”了。

(屏幕显示)万物无界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注释:

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蘧(qú)蘧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物化: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

生:大概是说庄周睡着后梦到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醒来后不知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师:这样奇特的想象有什么寓意呢?

生:短文中有个词叫“物化”,注释给出的意思是“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我觉得庄子想表达的是我就是蝴蝶,蝴蝶就是我,我们合二为一了。

师:这种物我合一奇幻瑰丽的境界,也只有庄子这样无羁无绊的人才能构思出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庄子在物我合一状态下的悠然自得和精神愉悦,这就是庄子追求的“逍遥”。

(板书:逍遥)

师:现在,大家应该也能理解为什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能看到“鲦鱼出游从容”,而惠子看到的只是庄子的表达在逻辑上的漏洞了吧。

生:庄子能感到鱼的快乐,是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了那条鱼,那条鱼的快乐其实就是庄子自身快乐的投射。但是惠子只关注逻辑,他无法感受到鱼的快乐。所以,我觉得从人生境界上看,庄子也是胜者。

师:对。庄周可以化为蝴蝶,蝴蝶也可以化为庄周;庄周不是鲦鱼,但庄周会理解鲦鱼的快乐。不管是庄周梦蝶,还是鲦鱼之乐,庄子都达到了一种精神自由与精神的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讲,人与万物在自然中的位置是一样的,甚至是可以互助转化的,这是“齐物”的境界,也是庄子的“活法”,庄子追求的人生境界。

(屏幕显示)

? 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 第三部分:非逻辑之影响

师:前面我们说过,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化名人。他大量地、经常地、自觉地运用非逻辑的方式,产生了许多“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屏幕显示)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

师:庄子的想象对后来的文人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大家想想自己了解的文人中谁有庄子的印记。

生:李白一生以大鹏相比,而且他也是善于想象和夸张的浪漫主义诗人。

生:我们之前学《桃花源记》时老师说过桃花源就是作者陶渊明自己想象出来的,而且陶渊明也和庄子一样喜欢精神的自由,不喜欢被束缚。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鲁迅先生曾经评价过《庄子》这一著作,他认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意思就是在晚周诸子的作品中,《庄子》是最优秀的。实际上,数千年来它的影响从未因为时光流逝而变得暗淡。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屏幕显示)

庄子神奇的想象啊

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

在数千年前先秦的苍穹熠熠生辉

这光芒穿越时空的隧道

不熄不灭

庄子神奇的想象啊

它将想象植入中国文化的基因

后世不知多少散文、诗词、抑或因它的滋养而生

庄子神奇的想象啊

让蝴蝶栩栩然入梦

让鲦鱼悠悠然出游

我们精神的世界就不再狭小逼仄

我们的生活也就有了诗意和光亮

(在齐读中下课)

s://mp.weixin.qq/s/swHzPPqlA6cxB9ViZw4J6A

(2022-03-27)《庄子二则·北冥有鱼》与《说苑卷·杂言》对比阅读

1. 《庄子》故事两则归纳通字、一词多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鹓雏(yuān chú)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③之 子知之乎:代词,鹓雏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 古今异义 ①非梧桐不止 止: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 国: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特殊句式 1、判断句: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倒装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 发于南海,飞于北海(同上) 3、省略句:惠子相(于)梁一词多义 1.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2.见 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2. 《庄子》二则

原发布者:豆豆爸

20《庄子》二则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理解两则故事蕴含的意义。

4、感知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两则故事蕴含的意义。

学习难点感知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知识链接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基础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梁( )鹓( )醴泉( )鸱( )吓( )鲦鱼()2、填空: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鹓鶵的品性。

②《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

“鹓鶵”比喻是鱼之乐也:

3. 《庄子》故事两则 归纳 通字 、一词多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鹓雏(yuān chú)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③之 子知之乎:代词,鹓雏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 古今异义 ①非梧桐不止 止: 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 国: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特殊句式

1、判断句: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倒装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 发于南海,飞于北海(同上) 3、省略句:惠子相(于)梁

一词多义

1.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2.见 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4. 庄子故事两则的通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通字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邪, 通“ 耶” 语气词,相当于“吗”词类活用惠子相梁:相,名词活用作动词,做宰相一词多义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③之子知之乎:代词,鹓雏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 古今异义①非梧桐不止 止: 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 ③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特殊句式省略句 原句 惠子相梁 改 惠子相于梁 译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 倒装句 原句 夫鹓雏(刍鸟 同音)发于南海 状语后置 改 夫鹓雏于南海发 译 鹓雏从南海出发 比喻意义鹓雏(yuān chú)比喻意:庄子,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意: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意:功名利禄. 一词多义1.固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2.见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特殊句式倒装句(状语后置)原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改 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译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原句 是鱼之乐也译 这是鱼的快乐原句 子固非鱼也译 你本来不是鱼原句 我知之濠上也译 我知道是在这濠上的回答如满意,请点击 选为满意答案 谢谢合作。

5.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通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固 :①固不知子(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本来) 之:①知鱼之乐(的)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特殊句式倒装句(状语后置) 原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改 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译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判断句 原句 是鱼之乐也 译 这是鱼的快乐 原句 子固非鱼也 译 你本来不是鱼原句 我知之濠上也 译 我知道是在这濠上的古今异义欲代子相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全”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或惠子曰古义:有人今义:或者表选择的连词于是鸱得腐鼠古义:两个词,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6. 《庄子两则》和《鱼之乐》古文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7. 庄子 逍遥游 文言现象归纳

《庄子*逍遥游第一》译注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自得的生活旨趣。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通: 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边际)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 4、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5、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6、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耐)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上古称数往往在两位数之间加“有”字) 8、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一词多义 1、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动词,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 ——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2、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3、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动词,安放—郑人有且置履者(动词,购置) 4、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 5、苍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深蓝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色)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一个词,连词。 2、众人匹之: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多数人。

3、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为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或作连词,表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穷发之北:发古义为毛,指草木,今义为头发。

8. 文言文阅读

小题1:(1)做宰相 (2)国都 (3)栖息 (4)怎么,哪里 (4分)

小题1: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3分)

小题1:恐 搜 (2分)

小题1:争论的焦点是: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外物)的快乐。庄子认为鱼儿很快乐,这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4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筛选出能够体现惠子看重功名利禄的词语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争论的问题来分析庄子的思想即可。

9. 庄子故事两则的通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相:xiàng(宰相) 吓:hè(恐吓)

《〈庄子〉故事两则》字词解释中国语文网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相,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鵷鶵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猫头鹰。

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濠梁濠水之滨。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鯈鱼一种淡水中的白色小鱼,又名白鲦。

是这。

全完全,确定是。

循其本意思是要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云者,如此如此。

安知鱼之乐:哪里

《〈庄子〉故事两则》词语古今异义中国语文网欲代子相

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孩子”、“儿子”

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或惠子曰古义:有人今义:或者表选择的连词

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两个词,在这时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庄子〉故事两则》特殊句式

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原文

(甲)(选自《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乙)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②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③,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④,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⑤;干将⑥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节选自刘向《说苑卷·杂言》)

注:①甘戊:战国秦武王时丞相。②间:缝隙,此处指河面很窄。③谨愿敦厚:谨慎老实,诚恳厚道。④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⑤小狸:小野猫。⑥干将:古代宝剑的名称。

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一怒而诸侯惧 B.志怪者也/处处志之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其境过清 D.亦若是则已矣/是谓大同

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理解词义的方法解释

不然!汝不知也参考成语法:理所当然(1)

可事主不施用兵查阅词典法:①事情。②特指战事。③政治事务。④从事;做。⑤侍奉;服侍(《古汉语常用字典》)(2)

(填序号)

曾不如小狸课内迁移法: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3)

3.请用三处“/”给乙文画线的句子断句。

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

4.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下列对于两则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北鲲化鹏,展翅南飞,志存高远,突出了鹏是真正的逍遥者。

B.乙文船夫对甘戊说话时的语气,从中可感受到他对甘戊“使于齐”的不信任与嘲讽。

C.甲文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全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主义色彩。

D.乙文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内容蕴含哲理,富有文学色彩。

6.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物说理的方法,请具体分析两篇文章借助哪些事物,具体阐述了什么道理。

答案

1.D(A.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发怒;B.志:记载、记录/做标记;?C.以:凭,靠/因为;D.是:这/这)

2.(1)这样(2)⑤(3)连……都……

3.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

4.(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5.A

6.示例:甲文:用大鹏凭借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野马”“尘埃”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来说明万物都有所凭借,都有局限的道理。乙文:甘戊以千里马不能捕老鼠,利剑干将不能砍木头的例子类比自己不会渡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意思对即可。)

乙译文:

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面很窄,你却不能够自己过河,能够替国王去游说吗?”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人,可以侍奉君主,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骐骥騄駬这样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连小野猫都不如;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闻名天下,工匠用来砍伐树木,不如斧头。手持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不如你;然而游说各个小国大国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

庄子二则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雏(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yuān chú)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yé)?”

译文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yuān chú)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yuān chú),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

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