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懿没有打败过诸葛亮,为何有人说他的才能厉害?

2.诸葛亮最大的遗憾,应是低估了司马懿和刘禅

3.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

4.历史中司马懿真的不如诸葛亮吗?

十个诸葛亮也不如一个司马懿_一个诸葛亮等于十个徐庶

近日,《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火热上映,再一次掀起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争斗,三国再次走入我们的视野。自古以来,诸葛亮就是忠臣和智慧的化身,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加上《三国演义》的神话,诸葛亮简直成了第一完人:优秀的政治家、军事人、发明家、书法家、音乐家、阴阳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智者。

诸葛亮

既然诸葛亮这么牛叉,为何斗不过司马懿呢?难道是司马懿太厉害了?怎么说呢,司马懿的确有过人之处!司马懿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忍!对内,能忍受来自曹魏集团的质疑和欺辱;对外,能忍住诸葛亮的挑衅和羞辱。这是常人做不到的,是司马懿致胜的法宝!

司马懿

当然了,司马懿的谋略和军事才能,也是数一数二的!与司马懿相比,诸葛亮的差距在哪里呢?诸葛亮的执政能力,的确是三国第一,这点不可否认。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大意是说:诸葛亮是治国的良才,可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

诸葛亮的无奈

然而,在用人和军事方面,诸葛亮却远不如人,最典型的就是马谡和魏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因为马谡的大意,街亭失守,让诸葛亮的如意算盘落空。大家一致认为,是马谡的责任。殊不知,诸葛亮才是罪魁祸首。诸葛亮明知道马谡是谋臣,偏让他去带兵打仗,能不败吗!

马谡

再看魏延!刘备活着的时候重用魏延,是因为刘备有识人之能,他深知魏延的才能。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办公地设在成都,需要留守一大将镇守汉中。当时多数人,包括张飞自己都认为,这个位置非张飞莫属。可是,刘备却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升魏延为镇远将军。

由此看出,刘备对于张飞和魏延了如指掌,清楚的知道,他们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事实证明,刘备是正确的。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魏延每次都积极献言献策,终不被纳(魏延的计策是正确的)。可见,诸葛亮在用人上的确是外行。

魏延

军事才能上,陈寿这样评价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客观的说,陈寿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最后,我们再看看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是如何评价他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才智通天的谋士,楚汉时期,刘邦能够打赢项羽,多得天下,除了武将的奋勇杀敌,谋士同样功不可没。刘邦手下为人熟知能够排上名词的谋士就属张良和陈平了,但就官场生涯而言,陈平取得的成就更大。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陈平

刘邦打下天下后,异姓诸侯在猜忌中惶恐不安,纷纷举兵造反。公元前195年,刘邦亲自率军镇压叛将英布,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刘邦创伤发作病倒了。

刚回到长安,又听说燕王卢涫叛变,刘邦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樊哙刚刚带兵出发,有小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

樊哙

刘邦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樊哙是有功大将,头脑简单,刘邦对他很信任,但是毕竟是吕后的妹夫,自己死后,难免不会受吕后指使,做出残害刘氏的事情。想到这里,刘邦认为此事很严重,立即与陈平商议对策,要求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

陈平说:“以自己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刘邦认为此计可行,就让陈平和周勃出发了。

事情果然如陈平所料,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樊哙刚上前接招,就被事先埋伏的周勃擒住,绑了起来。

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杀了樊哙,怎么交代?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如果皇帝驾崩了,吕后必然归罪于咱们两人。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

于是周勃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领兵讨伐叛将,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当走到半路,陈平忽然听说刘邦病故。他想: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害怕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他立即策马赶往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

于是,他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这明明是说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后表功。

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看着陈平泪流满面的样子,就宽慰陈平,还拜他为郎中令,新皇。

司马懿没有打败过诸葛亮,为何有人说他的才能厉害?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还是差得多了。

演义中,司马懿屡次给诸葛亮制造麻烦。不过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第一次是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军迎击,第二次是大将军曹真率军迎击,第三次北伐诸葛亮只是以阴平、武都为目标,魏国只有雍州刺史郭淮率兵迎战,而且后来还不战而退。

这一时期的司马懿坐镇荆州,直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大将军曹真因病不能出征,司马懿才奉命坐镇关中。所以诸葛亮只有在后两次两次北伐时才遇到司马懿。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也算是出名的军事家,颇有战绩。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司马懿就率军平定了孟达之乱,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而且此时为了防御诸葛亮的北伐,关中集结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魏国名将,加上魏国国力占优,魏军在关中兵力也应该占据优势,所以司马懿到了关中以后,信心满满,有意和诸葛亮决个胜负,命费曜、戴陵率四千精兵留守上邽,自己亲自统帅魏军主力去祁山,想和诸葛亮决战。

结果诸葛亮却分兵突袭上邽,一举击败费曜、戴陵所部,并将上邽附近麦子收割殆尽。

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

司马懿发现上当以后,连忙带着大军赶回,和诸葛亮在上邽以东对峙。诸葛亮主动撤退,司马懿一路追击,一直跟着蜀军到了卤城。

大概因为刚刚吃了一个亏,司马懿这一次取了保守的战略,“登山掘营”,坚守不出,不和蜀军决战。连张郃劝他说大军一路追击却不敢接战,势必让部下失望,建议派奇兵袭扰蜀军后方,司马懿也坚决不听,继续坚守不战。结果魏军众将不服,多次请战。贾栩、魏平更是公开说司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司马懿迫于压力,不得不向蜀军挑战。诸葛亮命魏延、高翔、吴班等部迎击,大破魏军。魏军损失惨重,司马懿率残部败逃,直退到天水附近才稳住阵脚。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连续两次战败让司马懿意识到了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于是此后不敢再战,而是等着蜀军蜀军粮尽退兵。

果然没多久蜀军就撤退了,司马懿觉得这一次应该有机会了,于是命张郃率军追击。张郃认为“归军勿追”,加以反对。司马懿不听,执意命张郃前去。结果张郃果然在木门道中了蜀军埋伏,被乱箭射死。司马懿再败一阵。

就这样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三战三败,损失惨重,还丢了一个张郃,闹了一个灰头土脸。所以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彻底老实了,坚守不出。

蜀弱卒数万,东屯渭水,天下震动。司马宣王以十万之众抗之,坚壁不敢出。

所以从两人交战结果看,诸葛亮明显占据了优势,要强于司马懿。

诸葛亮最大的遗憾,应是低估了司马懿和刘禅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同诸葛亮一样是当时的翘楚,英雄中的豪杰。在两人对战相持的多年里,可以司马懿几乎一直都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可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对司马懿推崇至极。那么,司马懿没有打败过诸葛亮,为何有人说他的才能厉害?笔者认为,这就是从司马懿的政治能力以及个人的性格特点等多方面说起。

司马懿是个全才

话说,司马懿没有打败过诸葛亮,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而言的,这确实不。但是,不得不承认,司马懿军事方面的能力也是极高的,不然也不会与诸葛亮相持多年。除了军事能力,在政治上,掌握全局的能力、个人隐忍的能力,甚至个人的智谋等等多方面都是当时的翘楚,这是不可否认的,可以说司马懿的才能是多方面的,甚至政治、全局等方面的能力要比诸葛亮强上那么一丢丢。

司马懿建立了新的王朝

在当时处于同诸葛亮差不多的政治位置,但是诸葛亮在明知道刘禅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的情况下,仍然守着自认为的忠义,最终的结局不过是忙忙碌碌一场空。但是,司马懿就不同了,司马懿在审视夺度的情况下,建立了新的王朝,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本人也没有篡位。这是他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曹操的遗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大能力、大智慧。

正史中司马懿

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渲染、夸大的成分,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这样,司马懿在其中仍是与诸葛亮平分秋色的这么一个人。但是,在正史之中真正用兵如神的是司马懿,在正史的相关中,都记载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才能。可见,司马懿是真正的有才能的人。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是历史上忠臣与谋士的代表,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等,一生的成就令后世叹为观止,可是就这样一位天才人物也没能扭转蜀国灭亡的事实。

诸葛亮千不该万不该低估了司马懿和刘禅,这也许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司马懿与诸葛亮是死对头,后期如果没有司马懿,相信诸葛亮进行北伐会顺利得多。但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不同,他并不是被人赏识才华才被挖掘出来的,他毛遂自荐于魏,虽然曹操看出他很有才华,但是也看出他野心勃勃,绝不会甘做池中之物,所以一直没有重用他。

当曹操感到自己寿元将尽之时,知道成就霸业应该由自己的子孙去完成,担忧于曹丕的智谋不及诸葛亮,所以叫曹丕既要用司马懿又要防着他。

街亭会战之时,诸葛亮高估了马谡也同样低估了司马懿。马谡以为据山头而立不仅视野宽广,能够将敌人动向尽收眼底,而且从山上向山下俯冲之势比能将敌人击溃。可是他不知从山上向山下作战讲求的是出奇制胜,适应于伏击。司马懿以来,取的是不战,断你水源,慢慢的熬死你。最终街亭失守,诸葛亮粮草尽断,不得不撤兵回蜀。

在魏蜀两军对峙五丈原时,诸葛亮由于长途跋涉,不宜做持久战,所以诸葛亮送了一件女人衣服给司马懿,认为司马懿见到之后必定会开城应敌,可谁承想司马懿不但没有开城,反而是乐呵呵地把衣服给穿上了。司马懿取的也是不战。

两次战役并非都是司马懿怕诸葛亮而不敢应战,如果迎战不见得会输,但是既然能不费一兵一卒就令你退兵,我为什么还要和你打呢。 不战而屈人之兵一直是我国古代兵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司马懿以他的形式给了我们很好地解读。

一直以来,司马懿都被人们戴上“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野心家、阴谋家称号,因为他不忠于自己的国家,想要取而代之。但是他真的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吗?

他刚正清廉、才能卓著。曹植也曾称赞他:“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就连他的政敌也说他是“有大志而深得民心。”难道他的“有大志”在某些人看来就成了想要谋朝篡位?

那我可以这样说:司马懿志在安邦定国、天下太平,但是在魏国几年他看到了人们为谋求私欲而至天下于不顾,国家国力日衰,所以 与其做臣子不得重用,倒不如自己做皇帝救黎民于水火。

诸葛亮不如司马懿,也低估了司马懿。诸葛亮懂得只是为臣之道,他将臣子该怎么做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司马懿懂得确是为君之道、隐忍之道,蓄势待发。 冢虎,虎者,伺机而动。

为什么说诸葛亮低估了刘禅呢?不得不说,乱世出英雄,三国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虽然“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这些成语和句子是出自刘禅,但人们再傻也不会傻到拥立一个傻子为皇帝吧?

也许刘禅是笨了点,脑筋转的慢,但总不可能什么都学不会,在宫廷之中,拥有最好的资料,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再怎么样也会比一般人学得好。 就像现在,富人都一对一教育,而我们始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虽然说刘禅没有什么用兵打仗的谋略,但是他却是三国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诸葛亮自然不会知道他的带兵北伐其实犯了刘禅的忌讳,在刘禅看来,诸葛亮帮刘备打下了蜀地又被临终托孤,诸葛亮可谓是权倾朝野,他这个皇帝不过是个摆设。

在如此乱世之中,坐在如此显眼的位置上,想要害他的人又有多少,何况他手上没有丝毫的权力,为求自保他只能装傻充愣,让别人以为他没有任何威胁。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因为他不想再有人手握大权可以对他这个皇帝置若罔闻。“乐不思蜀”也不过是他为了保住性命而不得已而为之。

鬼谷子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装傻。”莎士比亚也说过:“装傻装的好也是要靠才情的。”

刘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有仁宗庙号的皇帝,他并不昏庸。连李密也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齐桓公相提并论。

低估了司马懿和刘禅恐怕是诸葛亮最大的遗憾吧。

历史中司马懿真的不如诸葛亮吗?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顶级的人才。可谓是棋逢对手。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和作风,却是截然不同。

如果从胜者王,败者寇的角度来看待谁厉害,这样的话,自然是 司马懿比较厉害 的,因为三国最终是被司马氏手里统一了。

从史料记载来看, 诸葛亮是政治家,不是军事家。诸葛亮擅长的是治国。 我们可以看一下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陈寿对诸葛的评价,治国安邦的才能,估计在三国是名列前茅的。诸葛亮相当于萧何,而不是张良。司马懿呢?从史料记载来看, 司马懿是政治家,军事家。无论是在治国,还是打仗,都是很强的能手。 司马懿数次成功的抵御了诸葛亮北伐。而且还远征平定了辽东。 *** 对司马懿的评价:“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认为曹操攻下张鲁以后应该听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进攻四川;评其“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曾在《三国志?陆逊传》中评注“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综合了很多人对司马懿以及诸葛亮的评价,我觉得, 司马懿在军事上的才能,可能比诸葛亮厉害点,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诸葛亮或许略胜一筹。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以及作风: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其人足智多谋、谦逊有礼、忠心不二,心胸宽广、不会以貌取人,更不会轻敌。诸葛亮,不管是在史学界或者是民间,都有很高的人气和威望。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握着诸葛亮的手,哭着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这段话是意思是:“如果阿斗不能辅佐,你可以取而代之,自己做主公。”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诸葛亮没有取而代之,而是尽忠竭力的辅佐着刘禅。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正史,诸葛亮都是正派的代表。

司马懿的性格特点以及作风:

据史料记载,出生于士族世家。司马懿其人好玩弄阴谋,做事不讲仁义,猜疑妒忌,诡计多端。譬如他为让魏明帝自取灭亡,故意装病,让尹李胜离京赴任前去看他,他故意说胡话,装得命在旦夕,使曹爽放松了警惕;他把何晏等人下狱后,任由狱吏审讯拷打,最后连诛三族。

总结: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以输赢论英雄,就好比虽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如司马懿,但是却在民间被人神话。而且民间喜爱诸葛亮,比司马懿高太多了。同时也说明了忠诚的人粉丝会更多。如果一定要给他们分个忠奸,我觉得,诸葛亮是忠诚,司马懿就是奸臣。

论才干,论智谋,诸葛亮较司马懿略胜一筹,可二人功业却相反。个中缘故颇为错综复杂,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论述之。

一、家世不同

司马懿生于官宦人家,其祖发迹于西汉初,更四世至东汉官至二 百石。司马家族既是东汉豪门大族,又有崇儒重教之美誉。司马懿之父司马防是儒家礼仪的实践者,《三国志》卷一五《司马朗传》注引司马彪《序传》云:“性质直公方,虽闲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者数十万言。……”[1]其兄司马朗与弟司马孚均被誉为当世“醇儒”, 司马朗“雅好人伦典籍”,值岁大饥、人相食之时,“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2],又建议复儒家某些古老制度,如五等之制、井田制等;司马孚亦是儒教的忠实信徒,《晋书》卷三记载:“(孚)温厚廉让,博涉经史。汉末丧乱,与兄弟处危亡之中,箪食瓢饮,而披阅不倦。”司马懿本人也“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融闻,伏膺儒教”(《晋书》卷一《宣帝纪》)。

司马氏之社会地位、声望,对大族官僚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司马懿得到魏文帝、魏明帝器重,被委以重任,在数年间将曹魏枝叶翦除殆尽,为其子篡位、其孙建晋鸣锣开道,除自身因素外,无不得力于此。

诸葛亮则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记载:“(亮)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3]

诸葛亮家境日趋式微,其从父诸葛玄谢世后,诸葛亮俨然为一村夫。诸葛亮亲人只有兄长诸葛谨、弟弟诸葛均,后亦各为其主。诸葛亮无家族倚重,幸得遇明主,凭一己之才,期力挽狂澜于既倒。无奈,孔明为国事夙兴夜寐,积劳成疾,最终在悲风中陨落。倘若有如司马家族一样煊赫的豪门为支撑,为其分忧解难,诸葛亮也许不会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否则,鹿死谁手尚在两可。

二、性情各异

司马懿生性残忍、手段毒辣,是“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对司马懿之为人,曹爽之弟曹羲有着一定地认识:“……司马懿谲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4 ]但是天真地认为投降即可全命:“不如自缚?见之,以免一死。”[5]司马懿先用狡诈的手段两次派人诱骗曹爽:“太傅无他事,只是削汝兵权而已。”“吾与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因兵权之事,别无他意。”[6]及曹爽交出兵权,凶残面目暴露无遗,当即翦除曹爽党羽,接着便把魔爪伸向曹爽一族,“……然后押着曹爽兄弟三人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灭其三族;其家产财物,尽抄入库。”[7]最终掌握了大权,为司马篡权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先于此,司马懿不准公孙渊投降,斩杀两名求和使者;而古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之故事,司马懿此举违背了游戏规则。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毒辣可见一斑。

太尉华歆进言于曹睿云:“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患。”[8]王朗亦言:“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9]二人之言印证了司马懿种种丑恶行径。司马懿临终时叮嘱二子:“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10]司马懿做出一副语重深长的姿态,极力表达忠诚之心,掩藏心底不可告人的秘密,虚伪之真面目欲盖弥彰。正如曹操欲称帝,又惧怕遭到舆论的谴责而按兵不动,由他的儿子完成未竟事业一般,司马氏归曹魏政劝于己的过程亦是如此,可见司马懿之虚伪、狡诈不亚于曹阿满。

诸葛亮生性淡泊明志、温文尔雅,正如其门上之对联所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11]内在性情淡化为外在行为,则表现为“涵平常之心,做该做之事”。诸葛亮感恩于刘备三顾茅庐殷勤之意,而“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刘备的恻隐之心、感恩之心,是怀着淡泊名利之心,只为行宜、不计后果之念,最终促成了诸葛亮做出了如此的人生抉择。在先主逝世后,诸葛亮时刻不忘托孤之重,夙兴夜寐,操劳国事。这不仅体现了孔明之忠,更体现了诸葛亮遵守对先主之诺言,是忠臣、贤相之典范。

《三国演义》在诸葛亮尚未出场时,有一段风景描写:“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12]这段风景应是为诸葛亮而设,也是其性情的映衬。

诗中以困龙、单凤喻孔明之才,以交加之修竹状其品行之高洁,以困龙、单凤形容其之怀才不遇,以温馨之野花极写其之悠然貌。一位身怀奇才、情操高尚、神飘逸之隐士形象跃然纸上。读者未见其人,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周遭风景与人性情相映成辉,足见隐者之品性。杜甫在赞扬诸葛亮时,也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柏森森”,正是诸葛亮高洁人格的象征。

诸葛亮温和尔雅之风范、淡泊宁静之心境,决定了其与生性残忍、专致于功名的司马懿迥然不同的人生理想与政治命运。诸葛亮待人温和,如对公子刘琦,本不欲介入他人家事,经不住再三恳求,最终为之出谋保全其性命;诸葛亮讲诚信,如遵守诺言,对孟获的七擒七纵,不加伤害,使其心服口服。而司马懿自幼因家世影响,为人残暴、心恨手辣、狡诈多权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三、思想渊源

司马懿虽然“服膺儒教”,但却热衷于申韩之术。诚然,“申韩之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它讲求策略、玩弄权术,若适当的人使用得当,则善莫大焉,反之,将贻害无穷。司马懿这一心术不正、用心险恶之人,利用“申韩之术”为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大行杀戮、芟夷异己,手段之酷,令人发指。其后弑君篡位违背了儒家礼制,践踏了忠君原则。司马懿的丑恶行径与司马氏发动的典午之变,与植根于其思想中的申韩之术不无关系。

诸葛亮思想中亦有“申韩”之成分,在他的神机妙算中似乎夹杂着“申韩之术”。与司马懿不同的是诸葛亮只针对敌人,不针对自己人。尽管如此,从一生行为来看,诸葛亮是儒家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是儒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儒家心目中良臣贤相,是士人的楷模。也正是这一儒家思想酿造了诸葛亮人生悲剧。

四、接班人培养

人才持续发展观认为培养接班人是事业后继发展的关键,尤其对于魏蜀集团鹿死谁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培养接班人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共同心愿,不同的是司马懿在潜意识地培养他的两个儿子。“懿长子司马师,字子元;次子司马昭,字子尚:二人素有大志,通晓兵书”,[13] 且二人常年跟随父亲征战南北,增强了实战经验、增长了才干,又在与将领朝夕相处中笼络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党羽为篡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司马懿临终托付大事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可谓意味深长。从表面上看司马懿将司马氏兄弟视为股肱之臣、托孤重臣,实际上给予爱子厚望,期待他们完成自己之未竟事业:弑君篡权。令其欣慰的是自己的期望没有落空,司马氏兄弟二人加紧巩固实力,在司马昭掌权时顺利夺取曹魏。

三家归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司马懿,他不仅巩固了司马氏在曹魏集团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大权,而且极力打造了两位西晋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诸葛亮并非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天水郡见了姜维喜不自胜,“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14]并挖空心思收服姜伯约,将其定为重点培养对象。但是,姜伯约毕竟是降将得不到后主的信任,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受种种势力束缚,不敢放手一搏,甚至还有性命之忧,借屯粮为名外出避难。这一切说明了姜维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是极其不稳固的,虽然他对蜀汉忠心耿耿,但是也难免遭人猜忌。

从某种意义看,诸葛亮选择姜维为接班人担任完成统一大业之重任,是一大失误。诚然,姜维不乏胆识与谋略,可在蜀汉集团时间较短、功劳不高、资历尚浅,缺乏群众基础,尤其是在备加赏识、信任他的诸葛亮去世后,更是孤掌难鸣,难以服众。当他还在前线浴血奋战之时,后主已经降晋,这充分体现刘禅君臣对姜维挽救蜀汉覆灭命运之能力的怀疑。

因此,诸葛亮应舍弃姜维栽培自己的儿子——诸葛瞻。然而,不象司马懿把儿子带在身边,诸葛亮经年疲于征战,无暇顾及其子的教育。甚至,诸葛瞻在《三国演义》中很少露面,直到最后,才在危难之际闪亮登场,演义一场悲剧之后,匆匆离去。笔者认为诸葛瞻才是诸葛亮理想的培养对象,其一他不乏聪明才智,稍一雕琢即可成器;其二他是东床驸马;其三可依托其父的声望。后两者使诸葛瞻能够得到蜀汉集团君臣之信任。倘若诸葛亮精心栽培诸葛瞻,谁能断言诸葛瞻必输于司马氏兄弟呢?又有谁敢确信诸葛瞻不能力挽狂澜改变蜀汉之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