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释义及全诗内容是什么?

2.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哪首诗全诗

3.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全诗是什么

4.“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下一句是什么

5.《青山处处埋忠骨》题目引用了清代著名诗人谁的什么诗的诗句

6.“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出自哪首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_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哪首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诗文如下: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话文翻译: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赏析: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原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释义及全诗内容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处无香草味。

烈士暮年祭孤坟,英魂长在梦中飞。

这是写的《七律·纪念白发老翁献身革命》中的两句。全诗如下:

马列英雄伟业垂,一代新人红旗升。

不开口说永远不停,奔向前方万丈悬。

百年夜归人少喜,千里前戍征人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处无香草味。

想像谁家今夜笙歌,儿女共商生死盟。

血泪斑斑犹是岭,心声嘹嘹到天明。

烈士暮年祭孤坟,英魂长在梦中飞。

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哪首诗全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处出自清代龚自珍《乙亥杂诗之一》。

释义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古代战场革命者的遗体包裹之物:马皮)将遗体运回国。

原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全诗是什么

这句诗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之一》。

《已亥杂诗之一》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不已。全诗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体现了诗人对于忠烈之士的崇高敬意,以及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表达了英勇之士为国捐躯,忠骨得以在青山之中安息,无需特地运回故乡,是对英雄精神的高度赞颂。

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以落花自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世飘零,但忠诚之心始终不变,并且坚信自己的精神能够影响和激励后人。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下一句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处不是人间血”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诗句,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一首豪迈跌宕的辞赋,主旨是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自我,赞颂了登高远望的开阔和壮美。全诗用景物描写和抒情并重,表达了诗人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那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处不是人间血”更是歌颂了无数忠诚无私、献身国家的英雄壮举,反映了诗人对于英烈们的钦佩和感慨,表达了他对人间价值的敬重和珍视。

《青山处处埋忠骨》题目引用了清代著名诗人谁的什么诗的诗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龚自珍《乙亥杂诗之一》。

诗句的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古代战场革命者的遗体包裹之物:马皮)将遗体运回国。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另外,在爱子牺牲后,也曾经用这句话来激励广大解放军战士.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典故出自《后汉书 马援列传》

请纳,希望能帮到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出自哪首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题目引用了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的诗句;这里的忠骨指的是毛岸英,他是在朝鲜的战争中光荣牺牲的。

原文:

已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

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将遗体运回国。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等到它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扩展资料:

《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

面对这两种抉择,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文章截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出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百度百科-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青山处处埋忠骨”没有出处,“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的《出塞》。

作品简介

《出塞》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诗人徐锡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一九零六年春。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迈雄浑的特色。描写将士的边塞生活。这首诗通过拟写出征者的豪壮心情,表达了作者坚强的战斗决心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原文

出塞

[ 清 ] 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

①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③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古人有云:“沙场烽火连胡月。”

④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作品鉴赏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后世评价

杨慎曰:此诗可入神品。”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李中溪侍御尝问余,余曰:扬子云赋“欃枪为闉,明月为堠”,此诗借用其字,而用意深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虽然,亦异乎守在四夷之世矣。

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王昌龄)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问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四)

于鳞选唐七言绝句,取王龙标“秦时明月汉时关”为第一,以语人,多不服。于鳞意,止击节“秦时明月”四字耳。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王世懋《艺圃撷馀》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亦云: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瑕疵,储光曦、崔国辅其次者。至若“秦时明月汉时关”,句非不炼,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诗起句,施之小诗,未免有头重之病。

施补华:“秦时明月”一首,“黄河远上”一首,“天山雪后”一首,皆边塞名作,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也。(《岘庸说诗》)

黄牧邨:” 秦时 明月汉时关"七字天造地设, 诂训不得, 只此一句, 意已尽, 下句乃申明之。大意谓秦筑长城,汉亦戍守,关山明月,同此悲凉;万里征人,迄无还日。庶几边将得人,边氛稍靖;然岂易言,是则此关此月。

作者简介

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 -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镇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