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人的称号是什么?

2.总结唐代诗歌的文学成就

3.诗歌、民歌、童谣、有关诗的知识

4.适合朗诵的古诗词?

5.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

潼关吏朗诵_潼关吏杜甫朗读

房兵曹胡马、读书壮游期

长安十年

战乱时期

漂泊西南

漫游时期

从玄宗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这时唐王朝还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在这时期写的诗,根据他自己的叙述,可能已有数百首,不过只有二十几首流传下来,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诗。其中虽有象《望岳》那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天宝六载,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以“口蜜腹剑”著称的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这已经是杜甫在长安的末期,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玄宗晚年完全改变了他在时期励精图治的优良政风,一任宰相贪污骄横,边将穷兵黩武,自己则在宫中寻欢作乐。人民受到的租税与征役的残酷剥削日益加剧。杜甫“尝困于衣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开始给当时的诗歌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表达方法。天宝十四载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尖锐的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幼子饥已卒”的家庭景况,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唐朝盛世最后的总结。

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诗约一百余首,其中优秀的诗篇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载(756) 至干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这时正在□州,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属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贼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阪两处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阪》、《春望》、《哀江头》等诗。 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奔赴肃宗临时驻地凤翔,受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为疏救房□,触怒肃宗,竟遭到审讯。八月,他回到□州探视妻子,完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的长诗《北征》,描绘了旅途上凄凉的惨景和家境的贫穷,

表达了对于当前局势的意见。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肃宗于十月底返京,杜甫也在这时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次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

干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杜甫回到华州,已是初夏。这时关辅大饥,朝廷内李辅国专权,玄宗旧臣房□等被排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毅然弃官,西去秦州。在秦州不满四月,又在初冬赴同谷;在同谷停留一月,走上艰难的蜀道,在年底到了成都。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捩点,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朝廷对内丧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制不住蕃族的入侵;经济上,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农村一片萧条,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反而有增无已,造成人口锐减,生产力降低。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这样的生活经历比长安时期

要丰富得多,也艰苦得多,因此产生的诗歌多种多样,流传下来的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杜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实际上他在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上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上元二年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

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但快乐只是昙花一现,国内混乱的局面尚未澄清,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十月间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对此表示无限的关切:“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早花》)他写出许多首诗,陈述他的政治思想。

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于幕府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允许了他的请求。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杜甫于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他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创作十分丰富,成诗四百余篇,占杜诗全部的七分之二强。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和对于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可是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不断缠绕他。

杜甫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便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写出生动地反映湖南人民疾苦的《岁晏行》。

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三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在这11年内,写诗1000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分之七十三强,大部分是近体诗——绝句和律诗,还有长篇排律。

诗歌创作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

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

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又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哀江头》等诗,篇幅较短,却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

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不管是陈述政见,如《洗兵马》,在梓州写的《有感》;或是揭发统治者的荒*残暴,如《丽人行》、《忆昔二首》之一、在云安写的《三绝句》;或是寓言讽兴,如《凤凰台》、《病桔》、《枯棕》、《客从》;或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关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都是个人的情感与事实相结合的。还有不少长篇,有的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如《夔府书怀》、《往在》;有的叙述地方变乱,如《草堂》、《入衡州》;有的回忆往事,如《壮游》、《遣怀》;更是象浦起龙所说的“慨世还是慨身”(《读杜心解·读杜提纲》),都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对的,如《兵车行》、在夔州写的《遣怀》、《又上后园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这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也有些关于战争的诗,既有歌颂,也有谴责。著名的《前出塞》、《后出塞》两组组诗,曲折反复地叙述战士在从军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实际上是反映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战争的不同看法。这两组诗都歌颂了战场上的壮烈场面,战士如何善于战斗,勇于牺牲,取得胜利;又谴责了君王无止境的开拓边疆,主将骄横奢侈,使战绩失去积极的意义。这两组诗都是通过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又如“三吏”、“三别”则更为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杜甫在洛阳路上,看见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他替这些人提出控诉,对差吏给以谴责,但是一想到壮丁缺乏,而又大敌当前,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被征调的人说几句慰解或鼓励的话。

元代鲜于枢书杜甫《兵车行》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物件,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如困居沦陷的长安时写的《春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此外,杜甫也写了一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的气氛,可以看作是有声有色的文化史。明代祝允明书杜甫《秋兴八首》

杜集里也有一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的感情也较为淡泊,比较突出的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杜甫在长年的转徙流离之后,到了成都,建立草堂,开辟田亩,得到暂时的休息,因此对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动态进行了细腻的观察,感到无限的热爱,具有深刻的体会。如《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从诗题

上就可以想像出杜甫当时的心境。这类诗当然不能和前边论述的诗篇相比,但也代表了杜甫为人的另一方面,他不只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也有对于微小生物的爱好。

他“幽居近物情”(《屏迹》),喜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感到“花柳更无私”(《后游》)。 杜甫写过一些怀念家属、朋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怀念妻子的有陷贼时写的《月夜》,怀念弟弟的有在秦州写的《月夜忆舍弟》;在许多怀念朋友的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杜甫自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赠李白、忆李白、怀李白、梦李白、寄李白以及其他涉及李白的诗,有十余首之多,几乎首首都显示出对于李白深厚的情谊、热烈的关怀和衷心的钦佩。

杜甫把诗看作是他终生的事业,认为“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7岁学诗,直到死亡前夕,没有停止过写诗,他从安史之乱起,至抵达成都前,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写出的诗歌思想内容最为深刻;他在夔州身体衰弱多病,写作的数量最为众多。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充满爱国爱人民的政治热情,在艺术技巧上也狠下功夫,“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新诗改罢长自吟”(《解闷十二首》之七),说明他创作的严肃态度。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和《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他继承优良传统、评骘古今诗人的主张。

古代诗人的称号是什么?

#教案# 导语古人常有登高临远的情结,登高而赋。极目四望,烟波浩渺,天地万物,如是而来。唐大历二年(767年)的那个重阳节,已经离开故乡35年的杜翁独自登上了夔州的山亭,把他一生的血泪凝聚在了那首被后人成为“律诗之首”的《登高》中。下面是 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

 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2.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清作(zu)客霜鬓(bìn)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3.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知识点

 一、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二、作者介绍

 1.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代表作《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祖父

 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3.杜甫诗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绝句四首》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总结唐代诗歌的文学成就

诗仙:李白。

李白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浪漫、潇洒、飘逸,不止他的作品,整个人的形象也是如此!据说,李白当年初进长安,即拜访文坛名流贺知章,拿出《蜀道难》来请教。

据说贺读完后惊叹不已,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称他为“谪仙”。从此,他的诗名大振,誉满京华。所以,想必李白“诗仙”的别称就是开始于此吧。

诗圣:杜甫。

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的就是李白的小迷弟杜甫啦,如果说李白是天上的仙人,那杜甫就是凡间的圣人。杜甫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心系天下苍生。

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因为杜甫的作品总是以小见大,反映现实。读他的“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唐朝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状和百姓生活。

凡是圣人者,大多都是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而杜甫正是如此,所以他被称为“诗圣”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凭杜甫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当得起“圣”这一字眼。

诗魔:白居易。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白居易被叫做“诗魔”,跟他的刻苦和对艺术的热爱是分不开的。

据说白居易一生极其爱好诗文,每天都会朗诵和抄写诗文,一般都是从早上开始直到晚上,长此以往,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他甚至还写过一句诗用来自嘲,“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对艺术如此的疯狂和痴迷,就把“诗魔”这个称号颁给他。

诗佛:王维。

王维,字摩诘,名和字都取自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王维是信奉佛教的,而佛教的思想也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艺术创作中。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生活总是蕴含着禅意理趣,显得宁静安详。“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多么远离尘嚣、清净幽寂的画面啊!总之,佛教世界观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是显著的,才会形成这种超脱尘俗、追求空寂的境界。

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作为初唐的代表诗人,致力于推动诗新,改变六朝以来风格艳俗又孱弱的诗词风格。从他的诗文中可以读出激昂之情、潇洒之气,总之就是苍劲有力、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所以他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可以说是个少年天才,从小就聪慧好学,被赞为神童。虽然英年早逝,但也留下不少作品,尤其是名扬千古的《滕王阁序》。只此一篇,就足以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了。

《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不仅世人赞叹,连王勃自己都觉得写得太好了,这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歌、民歌、童谣、有关诗的知识

唐代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中国伟大的诗人有半数以上都出生在唐代。它展现了诗坛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观,呈现了种种不同的独特风,是诗盛质美的黄金时代。被中国人民称为“诗雄”、“诗仙”、“诗圣”的岑参、李白、杜甫,就是这个黄金时代的杰出代表。

唐代不仅诗歌繁荣,诗学也颇为丰富。这一时期,众多的文学理论家相继涌现,创作经验得到了更系统、更精细的总结。唐代文学理论的特点之一是散文理论与诗歌理论的自成领域;特点之二是韩愈、柳宗元提倡的古文运动与元稹、白居易倡导的府运动,都强调复古;特点之三是唐代的诗学理论,按其审美价值取向的不同,又可分为两大派;一是以初唐的陈子昂,盛唐的杜甫,中唐的元稹、白居易和晚唐的皮日休为代表,主张入世,描写社会,抨击时弊,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与社会作用;一是以王昌龄、皎然、司空图为代表,主张隐逸、描写自然、寄情山水,重视诗歌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前者可称为“现实派”,后者可称为“艺术派”。这两派在唐代诗论史上,双峰对峙,分道扬镳。在儒家诗教占统治地位的唐代文坛,“现实派”居于主导地位;而“艺术派”则被斥之为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这是极不公允的。本文主要以陈子昂、白居易诗学的审美价值取向来评价其成就、缺点及其影响,这对我们继承和借鉴优秀的传统诗学不是没有裨益的。

陈子昂与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一个生在唐代立国的初期;一个生在内忧外患的中唐时期。从其出身、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来看都不尽相同,但他们却有相同的文学主张,都是“现实派”的诗论家和诗人,又都是在革新诗歌的旗帜下,搞诗歌的复古主义。他们复的是《诗经》、“六义”之古;革的是六朝文学的命。因此,在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重功利的美刺讽谕。

陈子昂,子伯玉(661—702),四川射洪人,出身富豪,二十四岁中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官至右拾遗。他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封建知识分子,参政后,曾随军到过西北边塞,后又随军东征,抵御契丹的入侵,任建安武王攸宜的参谋。他积极要求改革政治,提出了“选贤任能”、“明颂息刑”、“藉田养蚕”等一系列具有积极意义的建议,要求统治者“顺黎民之愿”[1],反对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但不为最高统治者纳。他愤而辞官归故里,最后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二岁。在政治上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失意者。新、旧《唐书》中均有传。有《陈拾遗集》。陈子昂的诗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这是为诗友东方虬的《咏孤桐篇》诗写的序言。在这短短的序言里,充分反映了陈氏的诗学观点: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篇,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陈子昂认为“文章道弊五百年”是由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形式主义诗风所致。可见,他的诗学理论是针对六朝诗歌脱离现实,偏重形式主义的文风提出来的。因此,提出“兴寄”和“风骨”作为诗歌的创作原则。“兴寄”的“兴”指比兴手法;“寄”指内容要有寄托。即用“托物起兴”、“因物喻志”的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思。联系他要恢复“正始之音”的主张来看,他提倡的“兴寄”是要恢复儒家诗教所强调的“言志”传统。他以“兴寄”作为诗歌的内容就是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来反映现实人生,发挥干预生活、对社会政治起积极的教化作用,这也表现了作者传统的美刺观念。陈子昂用这种美刺教化的功利观来要求既不匡恶颂美,又很重视个性抒发的齐、梁文学,当然就成了所谓的“道弊”和“颓靡”之音了。所以,他要标风雅,崇汉魏,主张创作要有“兴寄”,其核心就是复古,就是要使诗歌创作回到儒学所强调的“正始之道,正化之基”的轨道上去。

陈子昂的文学复古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的整个复古潮流中才能得到恰当的解释。唐初,从结束魏晋南北朝分裂的局面以后,唐统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了适应唐王朝立国后政治稳定的需要,儒学复古和文学复古的问题就提出来了。高祖李渊就深叹魏、晋以来“雅道沦缺”,“儒风莫扇”,“周礼之教,阙而不修。”[2]因而强调“敦本息末,崇尚儒宗”。[3]唐太宗李世民更明确地提出了复古的要求:“朕虽德谢前王,而情深好古,伤大雅之既隐,惧斯文之将坠,故广命贤才,旁古遗逸,探六经之奥旨,三代之英华。古典之废于今者,成择善而修复;新声之乱于雅者,并随违而矫正。”[4]由于统治者的一再提倡,唐初文人也多主复古。陈子昂就是这一文学复古思潮的代表。

从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唐初文坛以至整个唐代文坛都有一个如何面对六朝文学的问题。陈子昂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是:贬斥六朝,对建安风骨推崇备至。在《修竹篇序》中,他赞扬东方虬的《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这是他对诗歌审美标准的自觉运用。他要求诗歌慷慨坚实、音调铿锵,语言朴实,形成一种明朗刚健的风格。陈子昂以正统的“风雅”作为诗美的标准,当然不可能对六朝文学作任何的肯定。而六朝文学本身又确实存在着颓靡的诗风,针对这一点而倡导“风骨”,有除弊补偏之功,对唐代诗风的转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文学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文学的继承性作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陈子昂怎么能跳过六朝,甚至否定六朝而直取建安呢?六朝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作家和作品,大大地开拓了诗歌的创作天地。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突破了两汉以来儒家的诗教原则,不囿于“诗言志”的宗旨,对诗的兴、观、群、怨的功用也不以为然。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来描绘自然。优美的田园诗和山水诗是这一时期的精品。陶渊明、谢灵运、谢是创造诗美的出色代表。六朝的玄言诗和宫体诗也很盛行。但都应联系当时的社会情况作具体分析,不应作简单否定。由于魏晋六朝时期人的觉醒,对人的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对“文学是人学”,要表现人和人的感情,在诗歌中要自由地伸张自己的个性,不少诗人是有体验的,因而才有六朝诗歌的繁荣。就以玄言诗而言,也是六朝诗歌的一种样式,表面看它脱离现实人生,清谈玄理,不可取效,但两晋时期的许多玄言诗也表现了个人的思想感情,从自身的价值出发,抒写自我的内心世界,这也表现了文学的自觉,是无可非议的。六朝诗歌,就其内容的现实性和风格的质朴来说,虽然逊于《诗》、《骚》和汉魏古诗,但在语言凝练,声律探索和表现手法的细致精巧方面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特别是六朝创作中的个性化是值得学习和肯定的。这些绝不是六朝文学的“道弊”和“颓靡”之音,而是六朝文学的发展和新变。因此,六朝诗歌对唐诗的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事实上,初唐诗人,虽然在理论上批判六朝文学的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诗风,但在他们的创作中却又不自觉地在吸取六朝文学的艺术营养。唐初四杰的成就即可说明这个问题。可见,唐代文学的繁荣绝不是否定六朝文学的成就而直取建安的结果。如,唐代诗歌是直连建安,我们今天就看不到唐诗如此兴旺的景象。所以,文学的发展绝不能割断历史,没有六朝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重要发展,就绝不会有唐代文学的繁荣。

从古至今,六朝诗歌倍受冷落,唯恐弃之不及。陈子昂也正是以正统的眼光来看六朝诗的。对六朝的山水诗、玄言诗以及宫体诗等等都持否定的态度,斥之为“彩丽竞繁”,“逶迤颓废”。这是他“好古者遗近,务实者去华”的具体表现。

陈子昂作为初唐革新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确实以“兴寄”、“风骨”为宗,一变六朝抒情的风气,写了不少慷慨激昂,揭露现实,抨击时弊的诗篇,对摆脱唐初宫体诗的束缚起了积极的作用,给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面貌。但他过于执着超越六朝而恢复古道。因此,他的诗偏重因袭而缺乏创新。所以,皎然在《诗式》中评他是“复多而变少”,这是很恰当的。陈子昂虽然否定六朝诗歌,但在他的创作中也未完全拒绝六朝文学的艺术成就。明张颐在《陈伯玉文集序》中说:陈子昂著作“有六朝初唐气味”。这是符合他的创作实际的。

陈子昂的诗歌复古理论及其创作实践在唐代确实有很大影响。《新唐书·本传》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子昂所论著,当世以为法”。足见,陈子昂影响之巨大。但是,他一再受到赞扬的不是诗学上有什么新的建构,而只是就他在文学中恢复正统思想的地位来谈的。文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变革,陈子昂却以革新为名行复古之实。因此,在诗学理论方面谈不上有多大贡献。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陕西渭南人。贞元进士,累官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有《白氏长庆集》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与元九书》是与其好友元稹的论诗之作。

白居易是继李白和杜甫之后又一位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和诗论家。他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已经走过了顶峰的中唐时期。文学的复古问题初唐时已经提出,到了中唐,文学的复古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文学思潮:散文有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诗歌则有元稹、白居易为首的府运动。前者要求恢复魏晋六朝以前的散文格调,批判魏晋以后的骈丽文体,提倡文从字顺的文风,强调文与道的关系和文章的教化作用;后者则主张向先秦的风、雅学习,抨击六朝以来“嘲风雪,弄花草”的诗风,提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创作目的,强调诗歌的“美刺”的作用。这与陈子昂的复古思想是一致的。但是,中唐的复古有其更为复杂的社会政治原因。由于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朝庭政治更加腐败。政局的动荡和战乱,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更加深了人民生活的痛苦。因此,越来越多的文人强调诗歌补察时政的作用。例如元和初年,李行修就正式向皇帝上书,建议“复诗之官以察风俗”。并提出要重视“劳歌怨诽之音”,认为它可以“察吏理,审教化”。[5]显然,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看法,而是当时一批关心时政的文人们共同的声音。白居易的府运动就是在这一复古背景下兴起的。《与元九书》是其府运动的理论总结。

白居易将“六义”作为诗歌审美评价的最高标准,是其复古思想的必然。对“六义”他又重在“美刺比兴”。并以此为审美取向,批评了从战国至梁、陈间所谓“六义”逐渐沦丧的情况:

泊周衰秦兴,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求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利矣。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仿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于是六义始缺矣。

晋、宋以还,得者盖寡。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江、鲍之流,又狭于此。如梁鸿《五嗯》之例者,百无一二焉。于时六义浸微炎,陵夷矣。

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然则,“余吸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时六义尽矣。

——《与元九书》

白居易认为,周衰以后好诗很少。战国时,屈、宋骚辞,苏、李五言,“各系其志,发而为文”,“去《诗》不远,梗概尚存”,尚有可取之处。但“仅得风人之什二三焉”。“于时六义始缺矣”;晋、宋以后,得“六义”之旨者极少,责谢灵运之“多溺于山水”,陶渊明之“偏放于田园”,“于时六义浸微矣,陵夷矣”;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丽刚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于时六义尽去矣”。白居易又以“美刺比兴”评价自唐兴以来二百余年的诗歌: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失,人不逮夹,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尔页)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吏》、《石濠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与元九书》

在这里,白居易从《诗经》到杜甫都以“六义” 为标准作了评述,在“六义”中他特别强调“风雅比兴”在诗歌中所发挥的讽刺意义和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不但对梁、陈间诗作了全盘否定,斥之为“嘲风雪,弄花草”;而且对于大诗人屈原的“归于怨思”;陶渊明的“放于田园”;李白缺少“风雅比兴”也深表不满。除《诗经》外,白居易最推崇的杜甫,也不满意他反映现实,讽刺时弊之作“亦不过三四十首”。他把“美刺比兴”的作用推到极限,完全把诗歌变成了政治教化的工具,抹煞诗歌应具有的艺术特征,这是不足取的。

白居易以“美刺比兴”为准则,审视了自《诗经》以来的诗歌,痛感“诗道崩坏”,要“欲扶起之”。如何扶持振新呢?他认为诗的内容是主要的。因此,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目的是为了“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其诗论的核心,也是他特别注意讽谕诗的原因。他在《府序》中谈到《府》的创作目的时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更具体表明了他的这一观点。《寄唐生》中说“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性情,卷之善一身”;[6]“政之废者修之,阙者补之[7]”。这些都是白居易所强调的“时”和“事”的具体内容。白居易赞扬张籍的诗是“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也是肯定其为“事”而作,所以不是空文。白氏的为“时”为“事”而作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诗学理论,认为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诗歌和音乐,必然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社会政治面貌的特色。不同的社会政治情况,形成了不同的诗歌风貌,川门通过对作品不同特色的分析考察,可以认识到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他说:

世闻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盖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而安乐之音由是作焉。政失则情失,情失则声失,而哀*之音由是作焉。斯所谓音声之道与政通矣。

——《策林)六十四目《复乐古器古典》

这里,白居易明确提出文艺要反映现实的政治得失,就是要“音声之道”与政治相通,这反映了他强烈的功利观,也表现了他诗论的偏激和狭隘。本来大自然的美是应该在整个文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而白氏却以“溺于山水”、“嘲风雪、弄花草”将六朝文学在这方面的成就一概作了否定。他进而提出,即使写山水花草也应有讽谕之意:

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也;“芣升”,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 ——《与元九书》

白居易不是将“风雪花草之物”作为审美对象,而是要求象《诗经》那样,借物抒情,含义不限于所描写事物的本身,要发挥诗歌的讽谕作用,即“六义互铺陈”。由于白居易过分强调诗歌内容的美刺作用,因而就淡化了艺术形式,甚至加以排斥。他乐于坚持的表现方法是:

篇无定句,句无定守,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闻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之乐章歌曲也。

——《府序》

白居易要诗歌的创作象写启奏的应用文一样,只“系于意,不系于文”,语言上主张激切和直露,其政治目的则是“欲闻之者深诫也。”诗的语言本应是含蓄的、蕴藉的,激切和直露是诗的大忌。孺家的诗论也要讲“吟咏情性”和“主文而谲谏”,“ 谲谏”就是要谏而不露,不能直言。而白居易认为直谏正是府创作的共同特点。他在《秦中吟·序》中提倡“因直歌其事”,“直言而切”等。又在《与元九书》中说:“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在《和答诗十首序》中,又对元稹说:“意太切则言激”。元稹也说过:白居易的“讽谕诗长于激”[8]这说明,激切的讽谕和美刺,是白居易讽谕诗的根本特点,也是他讽谕诗缺乏艺术性的最大弊端,他完全抛弃了诗歌应有的审美作用。钟惺说:“元白浅俚处处皆不足病,正恶其太直耳”。王士祯也说白居易“于盛唐诸家兴象超诣之妙,全未梦见”。[9]从诗歌艺术的特质来看,人们对白居易的这些非议和批评是有道理的。

白居易的诗论继承了儒家的现实主义传统,因此,他始终注意诗与政治,诗与现实的关系,强调诗歌的社会使命和政治作用。他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都是传统诗教的继承和发展。在他之前,从国风、小雅、汉乐府以至杜甫、元结等人都有反映“人病”、“时阙”的诗,早已有反映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的传统。但把这些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强调和肯定,白居易可称是第一人。尽管他的最终目的是在维护“王道”、“教化”,但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他的诗歌理论是有进步意义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写了大量反映“时朗”和“人病”的诗歌。他的这些诗使“权贵者变色”,“执政者扼腕”,“握军者切齿”,起到了讽谕的作用。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自己的诗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明志。因此,他认为:“讽谕诗,兼济之志也”,“闲适诗,独善之义也”。并说:“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白居易的诗论观与其创作实践是矛盾的。他最欣赏的讽谕诗是他重美刺诗论的具体实践,固然不乏优秀之作。如《观刈麦》、《新丰折臂翁》、《红线毯》、《卖炭翁》、《重赋》等等,都是讽谕诗的优秀篇什。这些与诗人“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创作思想分不开。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并敢于揭露时弊的锐气,这是白氏前期“兼济天下”之作,无疑是进步的,应该肯定。但更为人们所称道的还是他艺术造诣高的“感伤诗”和“杂律诗”,如《长恨歌》和《琵琶行》就是其中最优美的代表。这是诗人摆脱了时政所羁的人生感悟之作,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忧悲和感叹!具有“怨而不怒”的风格。

陈子昂、白居易的诗歌复古理论,从客观来讲,是顺应时代政治思想的产物;从主观来说是为了维护儒家正统的诗教原则。他们的创作成就,远比其诗学理论更高。这深刻地说明,文学的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的理论并不能限制他们在艺术上的出色创造。陈子昂和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所产生的影响都远在他们的诗学理论之上。

唐代“现实派”的诗论并非都是强调复古而缺乏创新;并非都只重功利而笼统否定六朝诗歌。被我们尊称为“诗圣”的杜甫,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创造了能与日月争光的诗篇;而且对诗歌的评论也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开创了以诗论诗的先河。他的诗论除《戏为六绝句》外,更多的是在抒写情怀、酬答唱和的诗篇中有所表现。他喜欢在诗中谈艺论文,如《解闷五首》、《春日忆李白》、《偶题》等。但最精最集中的还是《戏为六绝句》这是六首绝句构成的一篇组诗,其核心是讨论遗产的学习继承和诗歌的创作问题。隋唐以来的文坛,为了适应统治者复兴儒学的需要,文人著述,对六朝文学几乎都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斥之为颓废浮艳,陈子昂是其中的代表。更有甚者,有的只承认六经及孔孟之文,连战国屈、宋以来的文学都要加以否定。在这样一股强大的复古潮流中,真正能以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屈、宋以来,特别是六朝的文学遗产而给以肯定者为数极少,杜甫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戏为六绝句》就是针对这种割断历史,笼统否定六朝诗和唐初诗歌的倾向而发的。

在如何对待六朝诗的问题上,杜甫没有作简单的否定。在他之前,隋朝的李锷说:“江左齐梁,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月之状。”[10]唐初的陈子昂和与他同时代的李白,都相继打出革新诗歌的旗帜,提出复古的口号,标榜“汉魏风骨”,力图纠正“嘲风月,弄花草”的萎靡倾向。如:陈子昂说:“观齐梁间诗,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李白则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11]他们对齐梁诗一概加以否定。只有杜甫在坚持发扬“汉魏风骨”,继承风雅精神的同时,对六朝的诗歌和诗人取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他肯定陶渊明和谢灵运;推崇的诗歌风格,特别赞美在七言歌行体方面的才气和贡献;对谢朓、何逊、阴铿等诗人在诗歌声律和语言方面的成就都作了充分的肯定。特别对遭到“今人嗤点”的庾信,对其晚年作品更加推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并在《咏怀古迹》中又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晚年的诗歌,充分抒发了思念故国的情怀,与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息息相通,杜甫把他引为知己,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宫体诗,杜甫最为厌恶:“恐与齐梁作后尘”,但宫体诗不能代表齐梁诗的全部,更不能代表全部六朝诗。杜甫不以偏概全,以一疵而否定全体,而是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弃其所短,取其所长。对于一个时代的诗歌如此,对于一个作家的作品也应如此。由此可见,杜甫对六朝诗所持的观点是辩证的。清人冯班说:“千古会看齐梁诗,莫如杜甫,晓得它的短处,又晓得它的好处。他人只是望影架说话。”[12]正因为这样,杜甫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六朝诗歌。

如何正确评价唐初“四杰”,杜甫也发表了他的真知灼见:“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因诗歌在经过梁、陈、隋几代诗人的探索和实践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工于声律,讲究对仗的新体诗———格律诗。唐初的宋之问、沈佺期,以及王、杨、卢、骆四杰,在新体诗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当时人们对齐梁诗风的不满,致使一些人产生了错觉,把新体诗也当做浮艳之作来指责、否定。因而王、杨、卢、骆的诗歌就遭到诽议和责难。杜甫则力排众议,明确指出:“王、杨、卢、骆当时体”,他们的诗歌是适应诗歌格律的不断精细完整而产生的,虽然还存在着柔弱纤细的风貌,但扩大了诗歌的写作范围,并为五言、七言律诗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诗歌是当时风尚的表现,也是诗歌历史发展的必然。杜甫忠告那些“哂未休”的人们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你们的躯体与名声将随时间的流逝一同消亡;而“四杰”的诗文则如万古长流的江河永生不息。杜甫是从文学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评论唐初的新体诗,因而,他能充分肯定唐初四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面对当时文坛是古非今的现象,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古与今的问题?杜甫的态度是“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他论诗不厚古薄今,只要是清词丽句都加以肯定。杜甫对于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无论是前贤还是后生,都同样取其所长,虚心学习。他对庾信和唐初四杰的态度就是很好的例子。至于对文学遗产的继承,杜甫的原则是“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对过去的文学遗产不能兼收并蓄,全盘肯定,而应有所批判有所选择,也就是博众家之长,虚心向前人学习。他以六朝诗和唐初新体诗为例来说明“别裁伪体”和“转益多师”的重要。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别裁伪体”是鉴别精华与糟粕;“转益多师”是博取众家之长,学习一切优秀的东西。前者是去伪存真,后者是无所不师。所以,对待文学遗产必须是在去伪存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杜甫就是一位虚心向前人学习的大诗人,他能攀上诗歌艺术的顶峰是与其“多师”分不开的。中唐诗人元稹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之所独专矣。”[13]他融入了各家之长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正说明杜甫是以“多师”为师的典范。

杜甫虽是儒家诗学的传人,但他并不囿于儒家的诗教原因,而是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和发展,杜甫虽属于唐代“现实派”的诗论家,他亦重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政治、文学的继承、文学的社会作用等问题,但他都能以正确的态度和辩证的观点来处理。因此,在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向上,绝不偏执于只重功利的美刺讽谕。杜甫的现实主义诗论亦如他的诗歌创作一样是帝国的高峰,其影响是深远的。

适合朗诵的古诗词?

经典诗歌:《诗经》之《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

所谓,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南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童谣:《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诗的知识

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哲学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现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改造世界。

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的全般的知识的综合。

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

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地融合在一起,如此自然地调协在一起,它们三者不相抵触而又互相因使自己提高而提高了另外的二种——以至于完全。

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这种闪灼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人类的语言不绝灭,诗不绝灭。

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哲学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现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改造世界。

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的全般的知识的综合。

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

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地融合在一起,如此自然地调协在一起,它们三者不相抵触而又互相因使自己提高而提高了另外的二种——以至于完全。

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这种闪灼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人类的语言不绝灭,诗不绝灭。

诗歌的由来

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史都证明,诗是出现得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

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这就是诗的形式最初形成的原因。当时的诗起着记事的作用。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字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

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与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字形成之前,比诗早很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是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哦,兮,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 “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把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在语言产生之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感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前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歌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 “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诗歌概念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 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慧光彩都有诗的踪影。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许多少年朋友都喜欢读诗,特别喜欢学习课本里的古诗、现代诗。不少人还参加了业余朗诵小组,每当节日来临,他们总会为联欢会献上一个精彩的节目——诗朗诵。诗歌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喜爱呢?主要是因为它的语言有一种音乐美。它音调和谐、动听,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快就能背诵下来。

“诗歌”这个词来源于我国古代。在古代,能配乐的韵文叫做“歌”,不能配乐的韵文称为“诗”。“诗”和“歌”从开始产生时,就象孪生兄弟一样亲密无间,所以人们总是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作“诗歌”。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问世的。《诗经》从音乐角度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大都是民间诗歌,《雅》《颂》部分,有些是宴会的乐歌。都是先有乐,后填词。到了后来,乐谱流失了,音乐也逐渐进化了。那些歌辞独立存在,脍炙人口,流传下来成为优秀的诗篇。如《诗经》中有一篇名叫《葛》的诗这样写道:

彼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怀念的诗,诗人想象他所怀念的人正在葛、萧、艾,虽然只一天没见面,就像隔了三月、三秋、三岁一样。全诗反复吟唱,表达了离别后殷切想念的心情。

汉代产生的“乐府”,也是合于乐可以唱歌的诗。最初它并不是诗歌,而是由汉武帝开始创立的音乐机关。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汉武帝建立这样专司音乐的官府,制定乐谱、搜集歌词。到了魏晋六朝时就将乐府所唱的诗,简称为“乐府”,从此“乐府”就由一个机关名称变为诗体的名称,而且是唱出来的。

到了唐代,形成了近体诗,也就是我们所学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这种诗很讲究韵律。律是指语言运用有严格的规定。韵是韵脚,指诗句尾字主要韵母带发音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因此它形成了一种音乐美。

唐代还形成了另一种文体——词。它是合乐歌唱的。后来盛行于宋代,发展到元代成了散曲。它是一种新体诗,每个配乐唱歌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有曲牌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诗出现了。自由诗不好谱曲,所以诗与音乐的关系就逐渐疏远了。但是一些优秀作品还是讲究音乐美。因为新诗虽然没有严密的格式,但是有节奏,有丰富的感情和联想,语言简洁精炼,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

由此看来,不管是古体诗、近体诗还是新诗,都与歌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和歌就是这样不可分。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经典诗歌:《诗经》之《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

所谓,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南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童谣:《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诗的知识

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哲学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现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改造世界。

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的全般的知识的综合。

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

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地融合在一起,如此自然地调协在一起,它们三者不相抵触而又互相因使自己提高而提高了另外的二种——以至于完全。

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这种闪灼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人类的语言不绝灭,诗不绝灭。

诗歌的由来

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史都证明,诗是出现得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

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这就是诗的形式最初形成的原因。当时的诗起着记事的作用。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字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

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与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字形成之前,比诗早很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是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哦,兮,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 “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把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在语言产生之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感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前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歌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 “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诗歌概念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 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慧光彩都有诗的踪影。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许多少年朋友都喜欢读诗,特别喜欢学习课本里的古诗、现代诗。不少人还参加了业余朗诵小组,每当节日来临,他们总会为联欢会献上一个精彩的节目——诗朗诵。诗歌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喜爱呢?主要是因为它的语言有一种音乐美。它音调和谐、动听,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快就能背诵下来。

“诗歌”这个词来源于我国古代。在古代,能配乐的韵文叫做“歌”,不能配乐的韵文称为“诗”。“诗”和“歌”从开始产生时,就象孪生兄弟一样亲密无间,所以人们总是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作“诗歌”。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问世的。《诗经》从音乐角度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大都是民间诗歌,《雅》《颂》部分,有些是宴会的乐歌。都是先有乐,后填词。到了后来,乐谱流失了,音乐也逐渐进化了。那些歌辞独立存在,脍炙人口,流传下来成为优秀的诗篇。如《诗经》中有一篇名叫《葛》的诗这样写道:

彼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怀念的诗,诗人想象他所怀念的人正在葛、萧、艾,虽然只一天没见面,就像隔了三月、三秋、三岁一样。全诗反复吟唱,表达了离别后殷切想念的心情。

汉代产生的“乐府”,也是合于乐可以唱歌的诗。最初它并不是诗歌,而是由汉武帝开始创立的音乐机关。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汉武帝建立这样专司音乐的官府,制定乐谱、搜集歌词。到了魏晋六朝时就将乐府所唱的诗,简称为“乐府”,从此“乐府”就由一个机关名称变为诗体的名称,而且是唱出来的。

到了唐代,形成了近体诗,也就是我们所学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这种诗很讲究韵律。律是指语言运用有严格的规定。韵是韵脚,指诗句尾字主要韵母带发音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因此它形成了一种音乐美。

唐代还形成了另一种文体——词。它是合乐歌唱的。后来盛行于宋代,发展到元代成了散曲。它是一种新体诗,每个配乐唱歌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有曲牌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诗出现了。自由诗不好谱曲,所以诗与音乐的关系就逐渐疏远了。但是一些优秀作品还是讲究音乐美。因为新诗虽然没有严密的格式,但是有节奏,有丰富的感情和联想,语言简洁精炼,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

由此看来,不管是古体诗、近体诗还是新诗,都与歌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和歌就是这样不可分。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诗歌欣赏要具备如下的知识:

1.如何品诗。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2.读诗入意境。欣赏诗歌还要“读”。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3.提高欣赏情趣。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也有一个情趣、格调、标准的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健康的欣赏情趣,确立较高的欣赏标准,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诗歌作为欣赏对象。对于情趣和格调过于低下庸俗的诗歌,应该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

最佳答案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 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 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4、 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2、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

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闭。---------范仲淹《渔家敖》

四、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见心。--------杜甫《春望》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五、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六、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洲词》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朝发白帝城》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敌意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冉冉狐生竹.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将随秋草萎。

涉江芙蓉

涉江芙蓉,兰泽多芳草。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作以终老!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风猋>。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长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展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扬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寐。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中带,沈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瞰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扬多悲风,萧萧愁。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明月皎夜光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一)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唐·韦应物《游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赞同0| 评论 2011-11-15 17:26 zmhdlzq | 一级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

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 例: 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声上。

△押韵: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例王之涣的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劳动生活:△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会 石壕吏 新婚别

△杜甫的《三史》 潼关吏 《三别》 垂老别

新安吏 无家别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兵东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经·硕鼠》

③反映边塞生活

△王昌龄《从军行》:

(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哭,古人征战几人回。

④反映爱情生活:△《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

“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发感情:

别林斯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思。例:

①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②怒: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哀:△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爱的周总理,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

④闺怨妇思:

△李清照《点降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别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旧日,是妄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金昌绪《春怨》(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2、诗经: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 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

↓3、楚词: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4、汉乐府:“乐府”是负责风的音乐机关名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歌

诗歌百科名片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目录

一、概述

二、释义1、基本解释

2、详细解释

三、起源

四、发展

五、特点

六、表现手法

七、分类1、古代诗歌

2、现代诗歌

八、诗体概说

九、诗作赏析白朴《天净沙·秋》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抗日战争时期诗歌

十、现代诗歌理论源流

十一、主要流派1、新国风

2、“五四”诗歌

3、新月派

4、现代派

5、九叶派

6、朦胧诗

7、中间代

8、新生代

9、湖畔派

10、韵脚派

十二、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1、节奏

2、音调

3、声情

十三、同名诗作诗歌

十四、其他一、概述

二、释义 1、基本解释

2、详细解释

三、起源

四、发展

五、特点

六、表现手法

七、分类 1、古代诗歌

2、现代诗歌

八、诗体概说

九、诗作赏析

白朴《天净沙·秋》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抗日战争时期诗歌十、现代诗歌理论源流十一、主要流派

1、新国风 2、“五四”诗歌 3、新月派 4、现代派 5、九叶派 6、朦胧诗 7、中间代 8、新生代 9、湖畔派 10、韵脚派十二、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1、节奏 2、音调 3、声情十三、同名诗作

诗歌十四、其他展开 编辑本段一、概述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舞台,甚至一度成为了诗界主流。 诗歌主要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感。

编辑本段二、释义

词目:诗歌 拼音:shī g 《诗经》

ē

1、基本解释

[poems and songs;Poetry]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2、详细解释

中国 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宋 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鲁迅 《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编辑本段三、起源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编辑本段四、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编辑本段五、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传说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