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会二年级的古诗二首吗

2.二年级《古诗二首》绝句的意思是什么?

3.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的意思

4.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怎么预习?

5.夜宿山寺是几年级第几单元

6.登鹳雀楼是二年级第几单元的课文

二年级古诗二首_二年级古诗二首课文《登鹳雀楼》

27个字。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的内容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乐府民歌,此诗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你会二年级的古诗二首吗

 

篇一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6、体会诗的意境;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预计出现问题: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部分的颜色相似?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4、分析全诗;

 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现在谁能告诉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提示: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跟随老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许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上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现在仍然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为它已经长出了新叶。嫩绿细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摆动,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终于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装扮整个世界。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感到高兴,诗人因为春天来了而感到高兴,说明他对春天怎样?(板书: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诗,注意要体现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同时要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配乐,生朗诵)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教师朗诵诗注意姿势)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

 6、背诵全诗;

 师: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注意要把自己当诗人。(生齐背)

 7、体会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美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美丽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谁的想象力*好。(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8、自查知识掌握情况;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达到了。(出示学习要求)(板书: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楚的;你还想知道的)

 练习(根据时间安排)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当然也可以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 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 一 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 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

 1.交流识记字形。出示:诗村童

 加一加:“诗”“讠+寺”;“村”是“木+寸”,“童”是“立+里”。

 1.教师指导书写。

 出示“诗村童”的田字格课件

 “诗”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村”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木”的捺变成点。

 “童”上下结构,注意下面“里”的笔顺: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共分四步:a.知诗人,解题意,b.释词语,明诗意,c.想意境,悟诗情,d.拓展阅读。)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步学诗法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2.学习生字“咏”、“柳”。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步。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小组的形式来理解诗意。

 2.汇报自学情况。

 第 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B.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第 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2.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四)横纵观,拓视野: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并说说理由。

 出示古诗: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A.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碧妆绿丝剪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王+白+石”是“碧”,“纟+录”是“绿”,“前+刀”是“剪”,“纟+纟”是“丝”。

 换一换:“将”去掉右边部分,换成“女”,就是“妆”。

 B.指导书写。

 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咏柳》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柳树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二年级《古诗二首》绝句的意思是什么?

《饮马长城窟行》

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

唐代·武则天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苦寒行》

魏晋·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

《苑中遇雪应制》

唐代·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代·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观猎》

唐代·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阙题二首》

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望蓟门》

唐代·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古从军行》

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北风行》

唐代·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子夜吴歌·冬歌》

唐代·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代·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冬日归旧山》

唐代·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夜宴南陵留别》

唐代·李嘉祐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悲青坂》

唐代·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岁晏行》

唐代·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对雪》

唐代·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诗词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的意思

二年级《古诗二首》中的《绝句》的意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闲居时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也蕴含在写景之中。诗歌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构成一副绚丽多彩、清晰开阔的画卷。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的“碧”“红”,呈现出一副娇艳的画面。那翠绿的莲叶,涌到了天边,气势宏大;那娇美的荷花,在艳阳映照下,格外红艳。通过“黄鹂”与“翠柳”,“白鹭”与“青天”两两相对,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副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春景。

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怎么预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学习了古诗二首,分别是《村居》《咏柳》。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孩子放学后悠闲自在地放风筝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物的赞美,和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向往。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通过对早春二月柳树的描写,表现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好景物的喜欢。

夜宿山寺是几年级第几单元

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预习可以先查阅作者资料,相关背景资料以及进行主题归纳和译文理解等等,参考如下:

1、《夜宿山寺》

诗人简介: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主题归纳:《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道出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建筑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诗译文:山顶的寺庙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2、《敕勒歌》

资料链接:阴山,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国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内地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古代有许多著名诗句描写此山。

主题归纳:《敕勒歌》这首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古诗译文: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像毡布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天空蔚蓝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出现了。

登鹳雀楼是二年级第几单元的课文

《夜宿山寺》是《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的课文,是第十八课“古诗二首”的第一首诗。

原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作者:唐·李白

诗歌赏析

这首《夜宿山寺》是一首构思奇特、联想丰富的好诗,它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出了山寺楼台的高峻。全诗短小,仅20个字。语言绝去雕,明白如话,小学生读来也觉晓畅易懂。沈德潜《说诗晬语》说,“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这表明李白绝句具有“语近情遥”的特点,这首诗正是将夸张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从不同侧面对山寺楼层之高进行艺术的描绘,使之显得壮丽而神奇,具有扣人心弦的感染力。

《登鹳雀楼》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为第八课“古诗二首”中的一篇。

原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作者:唐·王之涣

诗歌赏析

此诗可见作者胸襟广阔,远景壮观,写出了高屋建瓴之势。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此诗写作者登楼望远的情景和感受,通过对奇伟壮丽的山河描绘,揭示了登高可以博见、立足点愈高视野愈宽广的哲理。前二句写极目所见,后二句骋怀抒感。气势磅礴,意境高远;形象与议论相得益彰,哲理与诗情高度统一;四句诗中,两两对偶,由于境界阔大,气象浑成,因而既整丽又流动,不见斧凿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