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梧桐更兼细雨”是什么意思?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赏析?

3.梧桐雨的诗句和诗意

4.“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什么意思?

梧桐更兼细雨?_梧桐更兼细雨

《声声慢》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声声慢》的全文、译文、出处、创作背景、使用环境和作者简介。

全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译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刚刚感到温暖,又迎来了寒冬,最难安抚心情。

举起三杯淡酒,两盏清茶,却无法抗拒晚风的冷峻。

看着过往,心如刀割,却发现那是旧时的相识。

出处:

《声声慢》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集·菩萨蛮》词中。李清照是宋代文学家,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

创作背景:

《声声慢》表达了李清照对爱情的思念和无奈之情。作品中描绘了一种遥远的相思之感,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之苦。

使用环境:

《声声慢》是一首描写爱情离别的词曲,常被用于表达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痛苦。它也常被音乐和戏曲改编,成为流传广泛的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词人。李清照在文学创作中融汇了南宋文化的特点,以清新洒脱的文风闻名。她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色、爱情离别、女性命运等主题,以细腻深沉的情感表达打动了许多读者。李清照的词作风格独特,兼有豪放和柔情之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清照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女词人之一,她的词作被列为古代词曲的经典之一。

“梧桐更兼细雨”是什么意思?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下一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自《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李清照 。

原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译文:

我苦苦地寻觅着,在这孤独的世界中,满心悲戚这将要转暖的寒冷天气,最令人难以休息。三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这寒风?看到雁飞过,更让我伤心,这大雁是以前的相识呀。

曾经那么繁盛地开在枝头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谁还有兴致把它摘来戴在头上?守着窗户,独自一个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此情此影,哪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呀!

注译:

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3、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4、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5、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6、损:表示程度极高。

7、堪:可。

8、著:亦写作“着”。

9、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10、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11、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12、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鉴赏: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赏析?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梧 不住的心事点点

桐 质的弦音在树梢弹奏

更 深露重的脚镣天地间舞蹈

兼 济天下的梦想默默飞扬

细 声细雨滴落到黄昏……

梧桐雨的诗句和诗意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

1、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2、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什么意思?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3、梧桐落,蓼花秋。?

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

4、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5、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6、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

7、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8、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9、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

10、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11、客来云雨散,鸟下梧桐秋。?

12、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13、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14、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15、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16、鸣钟竹阴晚,汲水桐花初。?

雨气润衣钵,香烟泛庭除。?

17、风传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

18、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19、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

20、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雨细。?

21、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22、小雨落梧桐。帘栊残烛红。?

23、泪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蛮烟。?

24、听乱颭芰荷风,细洒梧桐雨。?

25、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26、风撼梧桐雨洒窗。今宵好夜长。?

27、霜砧声急,潇潇疏雨梧桐湿。?

28、梧桐雨,远恨不同听。?

29、断霞收尽黄昏雨,滴梧桐疏树。?

30、可堪疏雨梧桐,空阶络纬,背人处、偷弹珠泪。?

31、萧萧疏雨滴梧桐,人在绮窗中。?

32、梧桐响雨,忆空江寒浪,渔舟冲雪。?

33、梧桐叶落候蛩秋。唯有一江烟雨、替人愁。?

34、秋声昨夜入梧桐,雨蒙蒙。?

35、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36、雨滴梧桐点点愁,冷催秋色上帘钩。?

37、四壁空围恨玉,十香浅捻啼绡。殷云度雨井桐凋。?

38、桐叶雨声乾,真珠落玉盘。?

39、欹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40、桐叶乍零风不定,半窗疏雨影。?

41、悄静菊花天,洗尽梧桐雨。?

42、芙蓉香卸桐阴薄,水窗未雨凉先觉。?

43、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

44、有沙边、寒蛩吟透,梧桐秋雨。?

45、漫搔首徐吟,微云河汉,疏雨梧桐。?

46、伴我枕头双泪湿。梧桐秋雨滴。?

47、倩谁伴、梧桐疏雨。?

48、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49、万象正萧爽,秋雨滴梧桐。?

50、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

意思是: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

出处:李清照〔宋代〕《声声慢·寻寻觅觅》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摘?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扩展资料: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如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