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江头中运用典故暗责唐玄宗的两句诗是

2.哀江头分为几个层次

3.《杜诗详注》读书笔记156:哀江头

哀江头杜甫拼音版_哀江头杜甫注音版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岁晏行 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

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

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

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哀江头中运用典故暗责唐玄宗的两句诗是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释少陵野老:杜甫自称。少陵,汉宣帝许后墓,在今陕西长安县杜陵(汉宣帝墓)东南。杜甫曾在少陵北、杜陵西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臆:即胸。

解析曲江是长安的游览胜地。安史之乱以前,玄宗、杨贵妃每年来此巡游,热闹至极:安史乱时,江头宫殿深锁。一片荒凉。杜甫睹此,不禁感慨万千。

“吞声哭”一语,沉痛至极——杜老悲家国破败,想痛哭又不敢让人见到;游曲江而日“潜行”(时安禄山军队尚满长安,杜甫只能偷偷前往),又见杜甫不忍再睹曲江今日之荒凉;不忍去而终于去了,是因为杜甫对国破家亡有太多的伤痛。回想当年,玄宗与杨贵妃从芙蓉苑中亲临曲江,何等辉煌热闹;但如今,宫殿深锁,细柳新蒲不知为谁而绿!杜甫对杨贵妃的缢死马嵬,对玄宗与杨贵妃生死相隔、两无消息一事,是怀疑态度的——有同情也有谴责。杜甫感到痛心的,是一个本来强盛的国家现在变得满目疮痍了。唐代皇宫在城北,黄昏时杜甫深情凝望,对故国的眷念之情真不知如何才能形容。

哀江头分为几个层次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是哀江头中运用典故暗责唐玄宗的两句。

解析:

这是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同辇随君”,事出《汉书q外戚传》。汉成帝游于后宫,曾想与班婕好同辇载。班婕好拒绝说:“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未主,乃有婴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汉成帝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唐明皇做出来了:被班婕好拒绝了的事,杨贵妃干得自鸣得。这就清楚地说明,唐玄宗不是“贤君”而是下面又通过写“才“末主笔墨之外,有深意存在。

以下是原文和翻译: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少陵老人忍气吞声地抽泣不停,春日里偷偷地到曲江深处漫行。

江头宜春苑芙蓉苑都紧锁宫门,杨柳轻柔燕蒲娇嫩苍绿为谁生?

想当年銮驾游猎来到了芙蓉苑,苑中的花树似乎焕发异样光彩。

昭阳殿杨太真是最受皇宠的人,与皇上同车出入陪伴好比形影。

御车前矫捷女官背带弓箭,白马嘴里衔嚼全部是黄金做成。

有个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箭发射出去坠落了两只飞禽。

明眸皓齿的杨贵妃而今在何处?满脸污血的游魂不能回归宫廷。

清清渭水向东流剑阁峥嵘林深,君去妃留生死间彼此消息不灵。

人生有情死别有谁不泪落沾襟?江水流呵江花飘悲伤岂有终境?

黄昏时尘埃满天胡骑又来劫城,想往南逃却往北方向无法辨清!

《杜诗详注》读书笔记156:哀江头

三个层次。《哀江头》是唐朝杜甫的诗作,第一层是前四句,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而第二层是中间四句,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春到曲江的繁华景象。这里用“忆昔”二字一转,引出了一节极为繁华热闹的文字。第三层是最后四句,描述唐明皇与杨贵妃两人的悲剧命运。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鹤注此至德二载春日,公陷贼中作。长安朱雀街东,有流水屈曲,谓之曲江。此地在秦为宜春苑,在汉为乐游园。疏凿,遂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江侧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依映可爱。黄生曰:诗意本哀贵妃,不敢斥言,故借江头行幸处标为题目耳。

少陵野老吞声哭[一],春日潜行曲江曲[二]。

江头宫殿锁千门[三],细柳新蒲为谁绿[四]。

前两句直接破题,后两句即“城春草木深”。

此见曲江萧条而作也。首段有故宫离黍之感。曰吞声、曰潜行,恐贼知也。曰锁门、曰谁绿,无人迹矣。

[一]钱笺程大昌雍录:少陵原,在长安县西南四十里。宣帝陵在杜陵县,许后葬杜陵南园。师古曰:即今所谓小陵者也,去杜陵十八里。朱注他书俱作少陵,杜甫家在焉,故自称杜陵老,亦曰少陵也。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二]韩非子:张孟谈曰:“臣试潜行而出。”

[三]隋炀帝诗:“三月三日向江头。”后汉书·顺帝纪:修饰宫殿。王筠诗:“千门皆闭夜何央。”

[四]枚乘赋:“吁嗟细柳。”谢灵运诗:“新蒲含紫茸。”

忆昔霓旌下南苑[一],苑中万物生颜色[二]。

昭阳殿里第一人[三],同辇随君侍君侧[四]。

辇前才人带弓箭[五],白马嚼啮黄金勒[六]。

翻身向天仰射云[七],一笑正坠双飞翼[八]。

第二部分回忆贵妃随君游苑之事。二句“生颜色”可,无颜色也可。四句“随君侍君”重复,强调“第一人”。八句“坠双飞翼”,似有暗示。

此忆贵妃游苑事,极言盛时之乐。苑中生色,佳丽多也。昭阳第一,宠特专也。同辇侍君,受之笃也。射禽供笑,宫人献媚也。

[一]高唐赋:“蜺为旌,翠为盖。”两都赋:“虹旃霓旌。”雍录:曲江在都城东南,其南即芙蓉苑,故名南苑。

[二]宋之问诗:“苑中落花扫还合。”古乐府:“万物生光辉。”陆机诗:“灼灼美颜色。”

[三]汉书:飞燕立为皇后,宠少衰。女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殿。唐注:李白诗:“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亦指杨妃也。

[四]汉书:成帝游于后庭,欲与班婕妤同辇。庄子:“謦欬吾君之侧。”一句中曰同,曰随,曰侍,似乎重复。杨慎曰:古人文辞有不厌郑重者。诗云:“昭明有融,高朗令终。”易曰:“明辨晰也。”左传曰:“远哉遥遥。”宋玉赋:“旦为朝云。”古乐府:“暮不夜归。”邯郸淳碑:“丘墓起坟。”后汉书:“食不充粮。”在今人则以为复矣。

[五]旧唐书·百官志:内官,才人七人,正四品。曹植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搜神记:李楚宾带弓箭游猎。

[六]何逊诗:“柘弹隋珠丸,白马黄金勒。”明皇杂录:上幸华清宫,贵妃姊妹各购名马,以黄金为衔勒。阮籍亢父赋:“被害嚼啮。”

[七]曹植诗:“翻身上京。”谢氏诗源:更嬴善射,能仰射入云中,以一囊系箭头而射,名曰锁云。杜臆:上云仰射,则一箭不待言矣。

[八]一笑,指贵妃。下文明眸皓齿,就笑容言。宋玉好色赋:“嫣然一笑。”潘岳射雉赋:“昔贾氏之如皋,始解颜于一箭。”隋书:长孙晟射雕,一发双贯。潘尼诗:“举弋落双飞。”张九龄诗:“欲寄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一]?血污游魂归不得[二]。

清渭东流剑阁深[三],去住彼此无消息[四]。

人生有情泪沾臆[五],江草江花岂终极[六]。

黄昏胡骑尘满城[七],欲往城南望城北[八]。

第二部分昔,第三部分今。前两句贵妃亡,三四句明皇、贵妃生死两隔。五六句感慨,并笔回长安,江草江花是眼前景。七八句叙事,城陷心乱。

三句代字,有味,去的是清渭,代贵妃,住的是剑阁,代明皇。

此慨马嵬西狩事,深致乱后之悲。妃子游魂,明皇幸剑,死别生离极矣。江草江花,触目增愁,城南城北,心乱目迷也。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

[一]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二]吴均诗:“血污秦王衣。”易:“游魂为变。”唐书·后妃传:安禄山反,以诛国忠为名。及西幸,过马嵬,陈玄礼等以天下计诛国忠。已死,军不解,帝遣力士问故,曰:“祸本尚在。”帝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唐国史补:玄宗幸蜀,至马嵬驿,缢贵妃于佛堂梨树之前。太真外传:妃死,瘗于西郭之外一里许道北坎下,时年三十八岁。钱笺帝由便桥渡渭,自咸阳望马嵬而西,由武功入大散关、河也、剑阁,以达成都。

[三]西征赋:北有清渭浊泾。山海经注:渭水出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左思蜀都赋:“缘以剑阁。”注:“剑阁,谷名,自蜀通汉中道。”

[四]蔡琰笳曲:“去住两情兮难具陈。”虞羲诗:“君去无消息。”

[五]陶潜诗:“人生似幻化。”谢朓诗:“有情知望乡。”乐府:“拾得杨花泪沾臆。”

[六]江头花草岂终极乎,盖望长安之兴复也。梁简文帝诗:“江花玉面而两相似。”曹植诗:“天地无终极。”

[七]淮南子:“薄于虞泉,是谓黄昏。”前汉书·周勃传:“击胡骑平城下。”

[八]原注:“甫家居城南。”朱注陆游笔记:“欲往城南忘城北”,言迷惑避死,不能记其南北也。荆公集句两篇,皆作望城北,盖传本偶异耳。北人谓向为望,欲往城南乃向北,亦不能记南北之意。曹植吁嗟篇:“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古乐府:“战城南,死郭北。”

王嗣奭曰:曲江头,乃帝与贵妃平日游幸之所,故有宫殿。公追溯乱根,自贵妃始,故此诗直述其宠幸宴游,而终之以血污游魂,深刺之以为后鉴也。

“清渭东流剑阁深”,唐注谓托讽玄、肃二宗。朱注辟之云:肃宗由彭原至灵武,与渭水无涉。朱又云:渭水,杜公陷贼所见。剑阁,玄宗适蜀所经。去住彼此,言身在长安,不知蜀道消息也。今按:此说亦非,上文方言马嵬赐死事,不应下句突接长安。考马嵬驿,在京兆府兴平县,渭水自陇西而来,经过兴平,盖杨妃藁葬渭滨,上皇巡行剑阁,是去住西东,两无消息也。唯单复注,合于此旨。

苏辙曰:杜陷贼诗,有哀江头诗,予爱其词气,若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

潘氏杜诗博议云:赵次公注引苏黄门,尝谓其侄在进云:哀江头即长恨歌也。长恨歌费数百言而后成,杜言太真被宠,只“昭阳殿里第一人”足矣。言从幸,只“白马嚼啮黄金勒”足矣。言马嵬之死,只“血污游魂归不得”足矣。按黄门此论,止言诗法繁简不同耳,但长恨歌本因长恨传而作,公安得预知其事而为之兴哀。北征诗“不闻殷夏衰,中自诛褒妲”,公方以贵妃之死,卜国家中兴,岂应于此诗为天长地久之恨乎?

迂叟诗话:唐曲江,天宝间旁有殿宇,安史乱后,其地尽废。文宗览杜甫诗云:“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因建紫云楼、落霞亭,岁时赐宴,又诏百司于两岸建亭馆焉。

黄生曰:此诗半露半含,若悲若讽。天宝之乱,实杨氏之祸阶,杜公身事明皇,既不可直陈,又不敢曲讳,如此用笔,浅深极为合宜。又曰:善述事者,但举一事,而众端可以包括,使人自得其于言外,若纤悉备记,文愈繁而味愈短矣。长恨歌今古脍炙,而哀江头无称焉,雅音之不谐俗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