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是什么意思?

2.纳兰性德写的关于边塞的诗句

3.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畔那畔行写作背景

4.纳兰性德最有名的十首诗

身向云关那畔行拼音版_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全文如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思是:

跋山涉水走过了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很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亮起了灯。

帐篷在,风声不断,雪飘不停,嘈杂的声音把思乡的梦都扰乱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是没有这种声音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是什么意思?

不错!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解释: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夺目的一席之地。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本词上阕写景,“西风”、“黄叶”、“疏窗”、“残阳”,笼罩着一片哀伤怀旧的气氛;下阙用典抒情,表达自己对往事,对亡妻的爱怜不舍的心境。词中用了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泼茶的典故,想到自己和妻子卢氏何尝不是如此恩爱?只是如今相爱之心犹存,相爱的那个人却已然不在,曾经以为是何等平常的点点滴滴,现在却成了最宝贵的零零碎碎的记忆。

全词好似一张古朴的图画,笔不在多:一幅秋景、一份心情、一段岁月、一伤心人尔……

西风乍起,秋意渐凉,又是一年萧瑟的时节。我孤单地立在窗前,任听片片枯叶敲窗的声响,胸中几许落寞又几许惆怅。再没有人为我嘘寒问暖,再没有人为我添加衣裳,世间没有了你,这本已凄凉的深秋变得更加凄凉……

夕阳西下,沉思过往,点点滴滴又如缕如烟在心头涌上。曾几何时,我们春日饮酒醉卧雕床;曾几何时,我们饭后赌书泼尽茶香。这些当时看来平凡的小事,现在回想起来却无比怀念,无比感伤!真是后悔啊后悔,当初不曾多一分珍惜,多一分相守。时至如今,却再也无法回去那段旧时光…… 暗色调撒旦 暗色调 暗色调

纳兰性德写的关于边塞的诗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意思是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原文: ? 《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原文大意: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畔那畔行写作背景

1.纳兰性德的边塞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其实是很好看出来的。首先,“山”“水”“风”“雪”这四句说明了词人在赶路,而且路途艰辛。夜深千帐灯,写夜晚的时候有很多帐篷撑起,灯火通明,这正是行军路上会有的景象。(否则也不会说千帐的,虽说是虚词,但是也是说明帐篷多,在古代,除了打仗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说外面声音聒噪,自己有着想念家乡的心,但是却梦不到家乡,家乡是没有这样的声音的。诗词一般写到思乡的都说明诗人客居他乡,因此,边塞诗就列入了你的考虑范围。而有一句很明显的就是“身向榆关那畔行”如果你完全不了解背景,那么从“关”字应该可以猜到是军旅诗,像山海关,居庸关,这些都是边塞关卡。

2.清朝的纳兰性德写的长相思是不是边塞诗

首先,这是一首词,然后,这首词写得是边塞生活,抒发思乡之情,但好像一般不说边塞词,从题材上来说它确实是。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销,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改词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3.写的论文是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我想知道纳兰性德有几本词集,我如果

代表作品: 《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 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

最出名的边塞诗应该是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安意如有一本书叫当时只道是寻常 是赏析纳兰性德的词的 但是好像边塞诗挺少

4.饮水词中纳兰性德所有边塞词的数目和词名字

我数了一下 北京出版社96年出版的张秉戍著《纳兰词笺注》和中国书店08年出版叶嘉莹主编,张秉戍笺注《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的“塞上篇”都是57首,分别是:

(只做参考,毕竟两本书的主编是一人,建议再去查查别的数目,确认一下啦O(∩_∩)O~)

临江仙 两首(六曲阑干三夜雨)

又(独客单衾谁念我)

百字令 一首(无情野火)

浣溪沙 八首(欲寄愁心朔雁边)

又(身向云山那畔行)

又(杨柳千条送马蹄)

又(燕垒空梁画壁寒)

又(已惯天涯莫浪愁)

又(败叶填溪水已冰)

又(万里阴山万里沙)

又(桦屋鱼衣柳作城)

相见欢 一首(微云一抹遥峰)

南歌子 一首(古戍饥乌集)

忆秦娥 一首(山重叠)

浪涛是 两首(蜃阙半模糊)

又(野宿近荒城)

好事近 一首(马首望青山)

虞美人 一首(峰高独石当头起)

桑子 三首(严霜拥絮频惊起)

又(深秋绝塞谁相忆)

又(巂周声里严关峙)

南楼令 一首(古木向人秋)

点绛唇 一首(五夜光寒)

蝶恋花 一首(今古河山无定据)

长相思 一首(山一程)

如梦令 一首(万帐穹庐人醉)

菩萨蛮 八首(朔风吹散三更雪)

又(问君何事轻别离)

又(玉绳斜转疑清晓)

又(荒鸡再咽天难晓)

又(榛荆满眼山城路)

又(黄云紫塞三千里)

又(飘蓬只逐惊飙转)

又(白日惊飙冬已半)

一络索 两首(过尽遥山如画)

又(野火拂云微绿)

月上海棠 一首(原头野火烧残碣)

清平乐 六首(塞鸿去矣)

又(烟轻雨小)

又(参横月落)

又(角声哀咽)

又(麝烟深漾)

又(泠泠彻夜)

台城路 一首(白狼河北秋偏早)

沁园春 一首(试望阴山)

南乡子 两首(何处淬吴钩)

又(灯影伴鸣梭)

于中好 四首(雁帖寒云次第飞)

又(别绪如丝梦不成)

又(冷露无声夜欲阑)

又(谁道阴山行路难)

卜算子 一首(塞草晚才青)

青玉案 一首(东风卷地飘榆荚)

满庭芳 一首(堠雪翻鸦)

满江红 两首(代北燕南)

又(为问封姨)

生查子 一首(短焰剔残花)

另外,谁说纳兰词里塞上篇最多的?据我所知一共三百五十九首,其中包括爱情、友情、塞上、江南、咏物、咏史和杂感。

爱情词差不多占三分之一,你是把“江南”和“塞上”并在一起了吗? 那也不至于呀。

5.纳兰性德的边塞诗有哪些特点

纳兰性德的边塞诗词有八十余首,约占他诗词总数的十分之一。

他的边塞诗词,在思想内容和诗词风格方面,给人留下与前人边塞诗词迥然不同的感受。纳兰性德曾奉使塞外,被诗友们赞为“功高过贰师”。

他在“奉使塞外,有所宣抚”的过程中,创作边塞诗词五十余首,占其边塞诗词总数的近三分之二。在他的纪行诗中,描绘了塞外风光,抒发了对祖国的 热爱之情,可贵的是不仅只字未见伤害边疆少数民族尊严和感情的文字,也没有类似情绪的流露?这与古人的边塞诗,与同时代一些著名诗人、词家有关边塞的作品相比,都高出一筹。

纳兰性德在边塞诗词中不仅抒发了吊古情、忧时情、民族情、士卒情,也抒发了思乡情、爱情、爱国情等。这些情如秋一般成熟深沉,既有秋风般的狂欢,又有秋叶般的殷红;既有天高云淡般的襟怀,又有水清鱼现般的境界。

他的诗词作品,就是他自己人格的结晶。

6.纳兰性德的边塞诗有什么思想高度

在纳兰性德的边塞诗词中,雄浑苍莽的边塞风光和历史陈迹,往往使他触景生情,诱发了他对民族关系的一些思考和遐想。

例如,关于长城,人们向来认为,它对北方少数民族统治集团南侵中原起到了阻止作用。但纳兰几次出塞,数见长城残垣,还有山海关、姜女庙,他不禁发出了 “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

看来费尽祖龙心,毕竟为、谁家筑”的感慨秦汉以来,有多少北方民族和中原汉族统治者越过长城,在长城内外叱唾风云。长城阻止了他们的交往吗?没有。

那么,长城阻断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吗?既不能,也没有。所以纳兰性德说,像“祖龙”——秦始皇式的一些统治者,想设置一些如长城之类的障碍,阻挡各族人民的交往,是枉费心机。

纳兰在另一首奉使塞外所作的词中,甚至说:“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这里告诉人们,中华大好河山,不属一家一姓、一朝一帝,所以在各民族的统治阶级多少次争夺江山的军乐声中,各族人民仍然频来频往,不受时空的阻隔。

纳兰性德是清王朝统治阶级的成员,而且是贵族,受这种社会地位和历史的局限,他当然还不可能明确提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思想和主张。 但是,他在表述自己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认识和思想感情的边塞诗词中,一扫以往边塞诗中歧视、侮辱边疆少数民族,夸耀征战、杀戮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武功”的思想和陋习,进而通过长城“毕竟为谁家筑”的发问,以及“今古河山无定据”的论断,抒发他对民族往来的见解,诅咒了设置人为障碍、隔绝民族交往的行为,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纳兰性德最有名的十首诗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北风”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然后作一小结。下片“一抹”二句写眼前景色,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加强语意,抒发情感。

清代纳兰性德最有名的十首诗:《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长相思》、《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蝶恋花·出塞》、《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临江仙·寒柳》、《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1、《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2、《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3、《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是谁独自在西风中感慨悲凉,不忍见萧萧黄叶而闭上轩窗。独立屋中任夕阳斜照,沉浸在往事回忆中。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独坐,衣襟满带茶香。曾经美好快乐的记忆,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今却物是人非。

4、《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译文: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经常想念、盼望却不能在一起,看着这一年一年的春色,真不知都是为谁而来?

蓝桥相遇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渡过天河团聚,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甘心。

5、《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译文: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凉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6、《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译文:残雪凝聚的余晖照射在绘有山水画的屏风上,透着阵阵寒意。已到三更时分,远处却传来《梅花落》的笛声。夜深人静突然忆起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像朦胧起来。

我是人世间一个惆怅的过客,我知道你为何事而泪流满面。怕是在断肠的笛声里,你回忆起了平生的点点滴滴。

7、《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译文: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冬日的积雪冰层、严寒的风所摧残了,五更时这株柳树只显得凄冷萧疏。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无论柳树稀疏还是繁茂,都把自己的光芒给了它。

特别是在这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如今斯人已逝,即使梦里相见,可慰相思,但好梦易断,断梦难续。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8、《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译文: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明知此次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还是勉强约定将来相会的日期。像这样一别,一待梨花落尽,月亮又会悬挂在西天。

9、《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译文:多情的明月应嘲笑我的无情,嘲笑我辜负了她对我的柔情痴心。如今她已离我远去,我只能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前行,独自一人悲伤地吟唱。近来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那时我还和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月光凄浅,灯光暗淡,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10、《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