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2.明月有关的五句古诗

3.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4.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谚语,俗语

5.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6.中秋节古诗词有哪些

7.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_有关中秋节的古诗大全

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如下: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秋登楼望月》、《明月何皎皎》、《满江红.中秋寄远》、《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月》、《中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秋月》、《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译文:

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明月何皎皎》刘铄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译文:

明月为何这般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译文:

快上西楼赏月,担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挡,不够明朗。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回又亮。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孤冷凄寂时有没有愁恨?应该有很多白发。

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长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为之助兴添欢。叹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总是圆时少、缺时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我欲化离恨为聚欢,待人归时再细细倾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并有些思念弟弟苏辙。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

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

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节有关的古诗有以下五首,《中秋夜》、《中秋》、《秋宵月下有怀》、《十五夜望月》、《中秋月》。

1、中秋夜

李峤 〔唐代〕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2、中秋

司空图 〔唐代〕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译文

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3、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唐代〕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译文

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悬,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被惊起的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萤火虫循着那灯光从卷帘飞入屋内。

院子中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

你我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久久地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

4、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5、中秋月

晏殊 〔宋代〕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明月有关的五句古诗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有:《静夜思》《月夜思乡》《中秋对月》《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等等。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抒情主人公于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前两句写主人公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2、《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日,看着遥远的星河,想起远在千里的故心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3、《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首诗写得非常明快,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但是,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此诗运用了比喻,联想的修辞手法,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5、《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的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诗人在中秋月圆之夜,触景生景的怀人之作。诗人捡取典型景物描写,一幅秋景图如在眼前。“地白”说明月光皎洁。“栖”“湿”赋予静景以动态,生动,有情趣。

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彻底清。

17、《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8、《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谚语,俗语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中秋月》、《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阳关曲·中秋月》、《一剪梅·中秋元月》、

1、《中秋月》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

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3、《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一剪梅·中秋元月》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译文:

回忆昔日中秋,在丹桂丛中,饮酒赏月,花在酒杯中,月在酒杯中;今年的中秋,因为下雨,只能在楼上过,酒是相同的,窗前又是云,又是雨。

我想乘风上天去问,奈何天路不通,投书无门;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照妖,只好从容地举杯喝酒,从容地欣赏歌舞。

5、《中秋》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译文:

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1、古诗:

《关山月》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 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谚语: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

3、俗语: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买饼尝中秋。

扩展资料: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百度百科-中秋节

中秋节古诗词有哪些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静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详细内容如下: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月圆之夜思乡切,举杯共饮故乡情。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月光如水洒长街,千里相思寄明月。

7、嫦娥奔月去,留下中秋夜。

8、月圆人不圆,思乡心更切。

9、秋风吹愁去,明月照我归。

10、故乡月最明,归人心难定。

11、月圆家难圆,游子思故乡。

1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3、明月当空照,相思寄故人。

14、月圆花好人亦好,千里共婵娟。

1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学习古诗词的作用

1、语言能力:古诗词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中的用词精准、凝练,通过模仿和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2、文化素养: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社会风俗。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3、情感体验:古诗词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审美体验,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深入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感受,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陶冶自己的情感世界。古诗词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跨文化交流:古诗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古诗词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学习和传承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如下: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节: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

历史沿革:

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其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流转变换,最终以“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