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赏析《秋晚的江上》这首诗?

2.白头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有什么作用

3.秋晚的江上表达了什么感情

秋晚的江上全诗解析_秋晚的江上全诗解释

构成了一幅超迈旷远、奇异瑰丽而又令人心醉神往的 “倦鸟归巢图”。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表现了秋日黄昏的静谧、绚丽、和谐,流露出诗人无比欢欣的心情。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

扩展资料:

20世纪20年代,写作新诗的诗人受旧诗词的影响很大,所以那个时候的新诗都有很浓重的旧诗词风格。除了是用白话来抒写之外,诗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往往和旧诗词没有多大差别。这是当时诗歌的一大特色。

刘大白也正是如此,他虽想试着去写纯粹的白话诗,但这首诗在格律上还些许遵循古典诗歌原来的要求,所以还是可以看出来其受旧诗词影响的痕迹。《秋晚的江上》便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出来的。 ?

百度百科-秋晚的江上

如何赏析《秋晚的江上》这首诗?

这是一首非常非常优美的田园诗,题目叫《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写的。

这首诗寓意深刻,在诗人的笔下,带着一股悲哀的美。“倦”、“驮”是关键二字。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像,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而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像,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正是太阳。这样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景致,而包含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扩展资料:

刘八爱(1880-1932),浙江绍兴人。他原名金清,是清末的一名告密者。辛亥革命后改称刘静,字大白。摘要民国初年出版的《绍兴公报》,投靠日本,并加入通会,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

1915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汉语。次年,他回到中国,主编《杭州日报》,并担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1918年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19年,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五四运动中,以经衡义、陈望道、夏盖尊等被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这首诗从整体上用了流行的韵文风格。小的描写,简洁的提纲,散文体的句式,即兴的歌词,都表现出泰戈尔和日本俳句的风格。

刘八爱在描写自然的过程中,注重情与景的和谐。这就是所谓的诗与画的结合,在老诗中融为一体。

白头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描写了归巢的鸟儿、斜阳、 江、芦苇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奇异瑰丽、令人心醉向往的秋江黄昏图。

原文: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作者:近代诗人刘大白

扩展资料: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

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作者用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动静结合、声色俱备的美丽图景,这优美的景色浸透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由悲哀转为欣喜的情绪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秋晚的江上

秋晚的江上表达了什么感情

不是比喻,而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把芦苇人格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出处:《秋晚的江上》——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

1、作品原文:

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2、作品注释:

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头白:用拟人的手法,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芦苇: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红颜:此处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扩展资料: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诗人把眼光从江上转移到江边的芦苇。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

《秋晚的江上》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

诗人的笔下,带着一股悲哀的美,正是这一种美,叫人留恋,也叫人感伤。恋念的是老去的斜阳,感伤的是斜阳的老去。美总是短暂而叫人惋惜的。

20世纪20年代,写作新诗的诗人受旧诗词的影响很大,所以那个时候的新诗都有很浓重的旧诗词风格。刘大白的《邮购集》中的诗多数写于1923年至1926年的教学之余,风格不一。

有《卖花女》这样含义深刻的诗,也有如一幅画图的《秋晚的江上》,但也有《西风》充满豪壮之情的诗句。虽然不如几年前《卖布谣》那样倾诉民间疾苦,但他忙于教务,仍能有这样的诗情,还是不容易。

百度百科-秋晚的江上

 《秋晚的江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其对江边秋景的赞美之情。《秋晚的江上》描绘了秋天某个日暮时分的江景图,借倦鸟驮着斜阳归巢的景象,表现出鸟儿的不堪重负,也寄托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秋晚的江上》的赏析

 《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日暮秋景图。日暮时分,倦鸟归巢,残阳斜照,映红了江边的芦苇。全诗情景交融,视点从日暮的天空落到江边的芦苇丛,构成了秋天黄昏时分的美丽江景。诗歌的末尾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了,使全诗增添了情趣与生气。

 《秋晚的江上》的全诗

 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