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之武退秦师总结,一词多意,古今异议,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详细

4.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中所有词类活用(什么用做什么)特殊句式(省略,判断,宾语后置什么

5.何厌之有是什么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_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归纳完整版

<烛之武退秦师>: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是,句子主语;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宾语

倒装句: 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介词后置: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判断句: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状语后置: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触龙说赵太后>:

判断句 :

非弗思也(表否定判断)

宾语前置 :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疑问句,代词作宾语提前)

状语后置 :

赵氏求救〔于齐〕

甚〔于妇人〕

贤〔于长安君〕

和〔于身〕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尔何如?(宾语前置)

何伤乎?(宾语前置)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

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寡人之于国也>:

宾语前置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状语后置: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

判断句: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为“不是我,是年成啊”)

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句意为“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劝学>:

被动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輮以为轮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否定句:

学不可以已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臂非加长也 声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判断句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省略句 :

輮(之)以为轮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倒装句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秋水>:

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闻道百 定语后置

太多了很难总结啊

烛之武退秦师总结,一词多意,古今异议,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通字

共其乏困 (共,通“供”,意为供给)

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意为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意为明智)

何厌之有?(厌,通“餍”,意为满足)

无能为也已。(已,通“矣”,是句末语气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意为增加)

特殊句式

(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烛之武)许之 省略句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 判断句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1、全篇为: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候,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

3、这篇文章的作者左丘明,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1、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2、一词多意: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目的连词,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⑥以乱易整(用)

⑦阙秦以利晋(用来)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兼词,从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指示代词,那)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

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⑨ 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3、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阙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掌管事务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7)今急而求子(今,古义:如今 今义:今天)

(8)且贰于楚也(贰,古义:动词,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4、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名词做动词,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7)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8)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9)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1)若不阙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

(12)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②(烛之武)辞曰

③(烛之武)许之

④敢以(之)烦执事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⑥(晋)许君焦、瑕

⑦阙秦以利(于)晋

(2)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以乱易整,不武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⑤失其所与,不知

(3)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4)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百度百科——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详细

 导语:《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比较有难度的文言文,在学习时要好好积累归纳其中的文言现象。下面是《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欢迎参考!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二、本文出现的通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

 2、共其乏困(共:供)

 3、秦伯说(说: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

 三、一词多义

 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如)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不辞劳苦(推托)

 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

 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

 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

 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

 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

 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

 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

 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

 五、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

 六、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

 3、晋军函陵(省略句)

 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

 4、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互相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中所有词类活用(什么用做什么)特殊句式(省略,判断,宾语后置什么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

一、文字读音

1.秦军氾南:氾,fán 2.佚之狐:佚,yì; 3.夜缒而出:缒,zhuì; 4.君之薄也:薄,薄, báo,;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6.共其乏困:共,gōng;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 8.夫晋:夫,fú(也有译为“发语词”); 9.阙秦: quē ;(也有标注 jué); 10.秦伯说:说,yuè,高兴; 11.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qǐ,逢,páng;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 13.失其所与,不知:知,zhì。

二、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词, 把....作为边邑。)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⑤jué 阙疑, 解除疑惑 (多闻阙疑)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三、主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承接,连词)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四、词类活用

⑴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⑶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⑷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⑸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西”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西边的;前一个“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后一个“封”,仍为名词,疆界。) ⑺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⑻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⑼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⑽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⑾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⑿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⒀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作动词, 扩张,延伸) ⒂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⒃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⒄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五、通字

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六、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七、特殊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略句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4.(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5.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烛之武)许之 省略句 7.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8.邻之厚,君之薄也 判断句 9.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10.(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11.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12.阙秦以利(于)晋 省略句 13.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 14.若亡郑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 应为“于君有益”

何厌之有是什么句式

1烛之武 :一、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 1、晋军函陵(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唯名图之(,考虑)

(2)名词作状语?

1、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2、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3)动词作名词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好处,恩惠)

(4)形容词作名词

1、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1)省略句

1、(烛之武)许之

2、(烛之武)辞曰

3、 敢以烦(之)执事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2)状语后置

《荆轲刺秦王》

一、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4)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二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

2、 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2)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4)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6)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原语序为:有何厌,意思是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厌”同“餍”,满足。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介宾结构“于晋”“于楚”作“无礼”和“贰”的状语,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于郑伯言

(介宾结构“于郑伯”作“言”的状语,后置)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介宾结构“于君”作“有”的状语,后置)

3、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4、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代词“之”)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④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代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