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家乡的古诗名句

2.杂诗的意思全解是什么?

3.王维的思乡诗

4.杂诗古诗带拼音

5.来日倚窗前下一句

杂诗三首其一王维家住孟津河_杂诗三首其一王维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唐代: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译文

家住在孟津河旁,家门与孟津渡口相对。

每天沿河有来自江南的小船,是否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呢?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看见梅花已经开了,又听见鸟儿的啼叫声。

一颗充满忧愁的心看着春草生长,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赏析

这首诗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从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也许有从江南来的船。丈夫在江南的某地长久不归。既然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不断幻灭又不断复生的希望。

关于家乡的古诗名句

赏析: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问法,以第一人称叙写。四句都是游子向故乡来人的询问之辞。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

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是他的妻子。但他偏偏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

细细品味,这一问,确如前人所说,问得“淡绝妙绝”。窗前着一“绮”字,则窗中之人,必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佳人爱妻。清黄叔灿《唐诗笺评》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体味精妙。而这株亭亭玉立于绮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寻味。

它或许是爱妻亲手栽植,或许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总之,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或象征。因此,游子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的感情。

他不直接说思念故乡、亲人,而对寒梅开花没有这一微小的却又牵动着他情怀的事物表示关切,而把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扩展资料:

原文:

《杂诗三首·其二》

作者王维?朝代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作者介绍:

王维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杂诗的意思全解是什么?

1、《静夜思》

作者: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杂诗三首-其一》

作者:唐代-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译文:

我家住在孟津的大河边,门前正对孟津的渡口。

那里常有开往江南的船,你有书信寄回家中否?

3、《杂诗三首-其二》

作者: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

你从故乡刚刚到京洛来,故乡的事你应了然于怀。

你来时我家的明窗之前,冬梅枝上的花儿是否开?

4、《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作者: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5、《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作者:唐代-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百度百科-静夜思 (李白诗作)

百度百科-杂诗三首 (王维诗作)

百度百科-回乡偶书二首

王维的思乡诗

《杂诗》

作者: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白话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维住孟津十余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作者强烈的乡思,因此做此诗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最著名的是《杂诗》第三首。

名家评点

王永强: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表现“游子思乡”这一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王维《杂诗》(其二)就是其中很纤巧、很精致的一首。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组:本诗描绘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杂诗古诗带拼音

王维的思乡诗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朝·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这首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

王维的人生经历: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王维于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亦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还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作品。

来日倚窗前下一句

《杂诗》古诗带拼音如下;

jiā zhù mèng jīn hé,mén duì mèng jīn kǒu。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cháng yǒu jiāng nán chuán,jì shū jiā zhōng fǒu。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jūn zì gù xiāng lái,yīng zhī gù xiāng shì。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第一首诗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二首诗描写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第三首诗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三首诗写出一种缠绵深婉之情,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寄怀,都不事雕琢。杂诗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这是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暗含思念家乡的情绪。

王维介绍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太原王氏,于唐玄宗年间中进士第,九年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杂诗》

名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杂诗三首。

[注释与译文]有人从家乡来,久居他乡的游子自然有许多话要问。这两句诗即是问话:你来的时候,我那窗前的梅花可曾开花?绮(qǐ)窗,镂花的窗。诗中只问梅花,其思乡之情可见。诗句以小见大,寓巧于朴,诗味浓郁。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