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孤鹜落霞是什么意思?

2.“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落霞真的是指飞蛾吗

3.孤鹜是什么意思

4.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什么意思

5.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寓意

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鹜是什么意思_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落霞,晚霞。 孤鹜,野鸭。

王勃的<滕王阁序>确实不错,我记得当时还去查了他写这的典故,据说笔落章成之时,宾客皆惊

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素称千古绝唱。它那强大的艺术魅力究竟来自何处?来自于它所赋予读者的一种五彩斑斓的美?一种美的最完美塑造?

首先是色彩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边半个天空,尚在碧空显露,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它们——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孤鹜的颜色以绿、褐、紫等为主,属于冷色,而且它们之间是补色关系。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蓝宝石色的,和晚霞的颜色也是互补色的。我们知道,当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相邻时,能构成最强的对比,在效果上,能使双方达到最大的鲜明度。王勃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对比,使整个图案显得格外地鲜明而美丽。

其次是动态美。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

其三是虚实美。碧空高深无比,红霞稍低些,而孤鹜又更低,这就有了三个层次,而它们下边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宁静的,当“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天上的画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个层次。而且,在天上越高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这就构成了实景与虚景的对比。况且微风过处,秋水泛起涟漪,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样构成了一种虚实之美。

其四是立体空间美。“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天边,天空和水面?地面 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不仅如此,“秋水共长天一色”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之处,这是人们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而“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天顶,这是人们视野中最高之处。这一景象又映在秋水中,使具有最大高度的景物又有了最大的深度。有远有高有深,境界开阔,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美。

其五是引人遐思的想象之美。此句中,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这里,后者成了前者活动的背景,而前者则是后者中一个有情感、有意志的动点,令人想到有生和无生;晚霞长空亘古常存,而孤鹜则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又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请问孤鹜落霞是什么意思?

孤鹜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孤单的野鸭。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翻译:大雁追着追逐着晚霞消失在天际,高空的晚霞倒印在平滑如镜的水面上,犹如水天相接,融为一体.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落霞真的是指飞蛾吗

孤鹜是指孤单的野鸭,落霞指的是落下的“霞蛾”。当时的南昌地区,八九月间,田野里活动着一种飞蛾,数量极多,在江上飞舞时,纷纷坠落水中,引得江鱼群游争食。当地人管这种飞蛾叫做“霞蛾”。

“霞蛾”纷坠如雨,也引得野鸭(鹜)游来争食,于是便出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奇异场景和壮观画面。“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滕王阁序》,是唐代文人王勃创作的名句。此句常常与序中的下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被历代文人称颂。

扩展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之句,描写的是当地的一种自然景观。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霞蛾飞舞,自上而下;孤鹜争啄抢食,自下而上;两物相交,好似齐飞。

天上布满晚霞,天空中一只野鸭飞过。秋天的水与广阔的天空相接,呈现出同一种颜色。组成了一幅天地浑然一体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天空中的晚霞即使再美,也让人感觉有点单调,少了些许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高明的作家总是设法用动静搭配的方式来补救。上下句一动一静,动静一搭配,境界就出来了。王勃也深谙此道,于是在“落霞”中加进一只“孤鹜”。这一来,动态有了,生气也有了,自然也就不单调了。

百度百科-落霞与孤鹜齐飞

孤鹜是什么意思

落霞,不是云霞/晚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

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什么意思

孤鹜的意思是孤单的野鸭。

词语拼音:gū wù。

词语解释:“鹜”是形声字,其本义是野鸭的叫声;孤鹜的意思就是孤单的野鸭。

1、鹜就是野鸭。

2、常用以比喻“诗文警句”或“文才杰出”。

词语出处:

1、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宋·张元干《念奴娇》词:“旧游何处,落霞空映孤鹜。”

3、元·钱惟善《南江夕照》诗:“孤鹜倒飞天上下,长虹高卧水中央。”

词语示例:夕阳西下,霞光普照,霞辉照映着碧色的水面。天空飞来一只鹜鸟,展翅飞翔,孤鹜与霞光交融在一起,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关典故

王勃十六岁及第,授职“朝散郎”,经主考官介绍,在沛王府担任修撰,很得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王勃看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斗鸡,兴致来了,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助兴,讨伐英王的斗鸡!

唐高宗听说后,圣颜不悦,怒斥王勃是歪才:身为博士,二王斗鸡不去劝诫,还推波助澜,没准儿是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也许,正是王爷们的两只斗鸡成就了王勃一只“孤鹜”。

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寓意

落霞: 晚霞。

孤鹜 :孤单的野鸭。

“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滕王阁序》,是唐代文人王勃创作的名句。《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扩展资料

滕王阁:为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旧址在今江西南昌江之滨。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豫章是汉朝设置的,治所在南昌,所以说“故郡”。唐初把豫章郡改为“洪州”,所以说“新府”。“章”一作”南昌”。

星分翼轸(zhěn):意思是说(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看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

“秋水共长天一色”,则描绘了碧水与远天相融合,水天因色彩接近而界限模糊的景象。先把视线引领至水天相接之处,再从天水相接返回,塔楼上下浑然一体,揭示了大自然的原色与永恒。

寓意和谐美好。

落霞与孤鹜齐飞,传递出了一种“和谐共存”的信息。落霞和孤鹜,本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一个是自然界的景象,一个是生物界的生命,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当它们一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时,却形成了一种美好的和谐。

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也是一种寓意深刻的象征。落霞,是指太阳在西方落下时,天空中那一片绚丽的红霞;孤鹜,则是指独自飞翔的野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