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次北固山下的诗意解释

3.“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谁,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次北固山下》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情感_次北固山下情感主旨

思念之情相同、情感表达方式不同。

1、思念之情相同: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杜甫在北国漂泊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月夜忆舍弟表达杜甫对已故的亲弟弟的思念之情。

2、情感表达方式不同:次北固山下通过描绘北固山下的景色和自然元素来表达思乡之情,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夜晚等元素与舍弟的思念相联系,强调了对逝去亲情的忧伤和哀愁。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次北固山下》:此诗写冬末春初,诗人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两岸春景而引发思乡之情。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平江阔,风浪潜踪,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的过程中的景象。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由此而引动末句的相思。全诗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清闲流畅,感情浓郁,是唐人行旅怀乡诗中的佳作。2、《钱塘湖春行》:无论是交待观赏的立足点,还是总体描绘湖上景象,他都不是呆板地描叙。写位置,他忽北忽西;写景致,他忽高忽低。左右变幻,上下呼应,跌宕多姿,隐约透露出诗人既兴奋又闲暇、既深情又从容的观赏心态,并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活泼的情感基调。

次北固山下的诗意解释

“次北固山下”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思乡愁绪(乡书何处达?),另一方面又描写了对江南春景的无限喜爱和眷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无意中连乡愁也冲淡了不少(归雁洛阳边——不怕乡书寄不到,不是还有北归的大雁吗。古代素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特别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即使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阔大的境界实际上也不失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审美范型。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谁,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它通过描绘北固山下的景色来表达深沉的思念之情。

1.北固山的地理背景:

首先,北固山是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山峰,它位于城市西部的雨花台区。北固山因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成为了南京市的一大景点。

2.读者的情感共鸣:

"次北固山下"这个诗句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它表达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思念之情,使人们联想到离别、远方、故乡等复杂的情感体验。

3.对诗句的解读:

"次北固山下"这个诗句中的"次"字有着次第、次序的含义,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某种情感的承接和延续。"北固山下"则刻画了作者当前所处的环境,给人一种具体而真实的感受。

4.山水与离别的寓意:

北固山下的山水景色往往让人心生离别之情。山水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题材,常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壮志未酬等情感。因此,"次北固山下"这个诗句也可以被解读为表达对别离之处的思念和惋惜。

5.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诗句中的北固山下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充满了诗意。山岭起伏,江河流淌,林木葱茏,花草繁盛,给人一种宁静、美丽、恬淡的感觉。这样的描绘使"次北固山下"成为了一幅自然画卷,增添了诗句的意境和韵味。

6.文化底蕴与情感抒发:

北固山作为南京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次北固山下"这个诗句更加凸显了作者对故土乡情的思念之情。它既是一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一种对家园的思念和深情表达。

7.王之涣的创作背景: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咏史抒怀和写山水田园为主题,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意义。

总结:

"次北固山下"这个诗句通过描绘北固山下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和对故土乡情的态度。这首诗既赞美了山水自然的美丽,又抒发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体现了王之涣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风格。

《次北固山下》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白话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

赏析: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

出自:《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原文: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该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解读:

对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解读历来有两个方向,一是思乡,一是盛唐气象。出离与回归是文学的惯用母题,这既是现实情境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甚至是潜意识的。

那么,客路与洛阳,出离与回归,作者传达给我们一种怎样的诗意呢?“思乡”当然是不错的,游子在外,思念家乡,人之常情。但我们应当从更广义的层面上来理解这一思乡之情。

也就是诗人不单单是在思念某个具体的家乡(这里当然是指洛阳),更重要的是,诗人是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依托,这是每一个充满想望而又内心极度敏感的文人必经的心路历程。

也许鲁迅先生的《过客》是这种寻找的最好诠释(“过客”表面绝望,实际上有着最高层次的形而上的想望)。而客路和洛阳,值得注意的是,客路与洛阳都是在诗人脑中瞬间浮现的意象。

“客路”遮挡在青山之舟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特别在唐代,由于版图辽阔,国势强大,文人多积极进取,漫游与干谒成为时代风气。

但漫游虽然豪壮,也总会有感慨悲歌之时;干谒的路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失意中难免自伤身世;即使顺利进入官场,宦海沉浮,很多人的生命耗费在往来奔波的途中。

于是他们写了很多诗,诗中常会提到旅途中藉以安身的小船。?王湾自然也不例外。他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或漫游或干谒,无从得知。但其漂泊明白这一点。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会在这样一首看似平易晓畅的思乡之作中插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样突兀而又让人颇费斟酌的诗句了。海日,江春,残夜,旧年,这样来来去去。

新新旧旧,匆匆交替的情景,不就是诗人身在“客路”漂泊无依的境遇的写照吗?而且这种漂泊无依更多是指精神上的,更进一步说,这是人类普遍的共同的境遇。?

因此,诗人最终的指向是回归,回归那冥冥中的精神庇护所。而洛阳,作为诗人的故乡,当然,这种回归,更多的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诗人在吟诗过程中,他只是遵循白己的情感脉络。

下意识地就转向了对故乡的思恋。至于其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层层剥离,不断深入地挖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