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翻译及主旨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的思想感情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朝奏和夕贬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情感思想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情感

1、行路难:行路难是一首传统民谣,歌词反映的是往事的悲凉情怀,描写的是一个贫苦的人从家乡出走的经历,表达的是离别的悲伤,回忆的温柔,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反映社会政治背景下农民走出家乡进入城市务工的歌曲,歌词描绘的是离别家乡、孤独旅行的经历,以及农民们的残酷境遇,歌词中表达的是不甘心、反抗、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家乡的留恋情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翻译及主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创于贬谪潮州(今属广东)途中,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创作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

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

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的思想感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翻译及主旨如下:

翻译,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

主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篇谏书,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愤慨和对前途忧伤的感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贬谪之遥远和贬谪之严厉具体化,形象化,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愤心痛之情。

诗人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表现了自己凛然无悔,刚正不阿的品性,抒发了诗人老而弥坚,意志坚定的情怀。

最后一句运用的典故及作用,运用《左传》“蹇叔哭师”的典故,向侄孙交代后事,紧扣诗题,呼应上文,进一步吐露了诗人遭贬后气哭难言的激愤之情。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困苦童年: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时任秘书郎。韩愈三岁时,韩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宰相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

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郑氏韩愈称六嫂。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只得随六嫂避居宣州。他这一时期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朝奏和夕贬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创作背景: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原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出自《谏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朝奏 ”、“ 夕贬” 选自句首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意为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 对比鲜明,高度概括。感彩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