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哪里?

2.“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什么意思?

3.“致广大而尽精微”

4.“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什么意思?

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_致广大而尽精微

致广大: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尽精微:尽心于达到精细微妙的境界.极高明:致力于达到高大光明的境界.道中庸:把不偏不倚和恒久不变的本性作为修养的途径.温故:时常温习已知的学问.知新:不断增加新的见识.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哪里?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庸的第47小节,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首先学习原文的含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这句就是说:因此君子既由内而外开发天赋德性,又由外而内勤学好问。这里的“道”字是动词,是讲求努力的意思。

“ 致广大而尽精微 ”,就是既宽广博大又精细入微。

“ 极高明而道中庸 ”,就是既高明至极又行于中道。

“ 温故而知新 ”,既温习过往知识又获得新鲜见解。

“ 敦厚以崇礼 ”,既为人厚道又崇奉礼节。

这段原文用极其优美而精准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君子的风,呈现了道的博大精深。既要有内心品德的修养,又要有外在知识的学习。既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要入于细微体会事物本质。既要有高远的追求,又要落实在平凡的细节。既要传承过去的经典,又要开拓未来新知。既要为人朴实,又要坦然面对他人的礼节。

阳明先生教诲我们: 夫道一而已,道同则心同,心同则学同。 原来背后的道只有一个,不必体现在大事还是小事上,都只有这一个道。

那么阳明先生所言的道究竟是什么呢?举一个小例子来初步体会道为何物?我们在中学课本上都学习过万有引力定律。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自然产生引力,质量越大,相互的引力就越大。例如我们和地球之间就产生了这样的引力,所以我们走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就算是宇航员进入太空之中,所谓的失重状态,是因为绕地球旋转的离心力与地球的引力大小相当给了我们一个暂时脱离引力的错觉,所以万有引力无处不在。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引力,灰尘与灰尘之间的引力,都没有逃离万有引力的定律。因此可以说万有引力形成了一个场,没人逃得开。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例子,我们可以初步体会道什么是“ 致广大而尽精微 ”,万有引力不仅能够影响庞大天体的运行轨迹,也能影响精微的细菌、微生物,从大到小,无处不在。作为“ 极高明而道中庸 ”,往精细里挖掘,万有引力需要通过精密的仪器加以测量,而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又依赖万有引力才能平稳的走在大地上。正如此前我们学习过的: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万有引力便是道的体现,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逃离万有引力,同样也没有事物能够超脱于道而独立运行。如真的脱离了万有引力,不仅喝一杯水也将变得很困难,更不用说行星的运行了,就是这样一份无处不在的道,如同万有引力一样主宰着我们世界的运行。

简要介绍万有引力之后,我们再回到中庸之道,大体上可以说道的本质是一致的,中庸之道也是一种磁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未逃离这个道的磁场。根据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都能够彼此产生引力,而且这个力对双方来说大小相等,哪怕远在天边,这份引力都依然存在。同样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与万有引力类似的磁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如同万有引力一样,对他人产生多大的作用力就会受到相应大小的反作用力,无论是否和对方有怎样的关系,哪怕仅仅与陌生人的一个擦肩而过,都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力。

当然人与人的关系,并非像万有引力这样直接了当可以测量,而且会通过意想不到的方式返回到我们的身上。如果再对他人的想法中,包含了发自内心的对他人期盼与祝福,对方一定会收到并加以返还,就是这样的点点滴滴的善念或恶念累积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与他人的一份磁场,在这样的一个磁场中,我们越是利益他人,就越是会收到他人良善的反作用,越能利益到自己。这便是老子所言的: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再有如万有引力的天地大道前,我们越是为他人付出,越是会收到相应的反作用力。

再次回顾今天的原文: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道既体现在起心动念的细微处,也体现在宏观天体的运行上,但我们可以把握的总原则是: 有什么样的行为作用,必定会受到相应大小的反作用。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什么意思?

《中庸》。

“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礼记》的篇目,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中庸》第二十七章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意思是,君子既要尊崇道德修养又要讲求知识学问,既要致力于达到广博境界又要尽心于钻研精微之处,既要追求高大光明的境界又要把奉行不偏不倚作为修养。这集中体现了儒家中庸之执两用中的基本含义。

《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致广大而尽精微”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出自《中庸》一书的经典句子,它的意思可以解释如下:

"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力于广泛地探索事物的广阔范围,并且追求对事物的细致理解。这句话强调了对于世界的全面了解和对细节的深入研究。

"极高明而道中庸":追求极度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但又坚持守中不偏的中庸之道。这句话强调了在追求卓越的同时,要保持平衡和稳定,避免过分偏激或极端。

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追求广博的知识和深入的理解,同时要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在各个方面都要追求适度和平衡,避免过分偏向一方,以达到和谐和完美的境界。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什么意思?

 原文

 问“至广大”二句。

 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事理之精微?”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先生曰:“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译文

又向先生请教“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

先生说:“‘尽精微’即为了‘致广大’,‘道中庸’即为了‘极高明’。因为心的本体原本广大,人若不能‘尽精微’,就会受私欲的蒙蔽,在细小处就战胜不了私欲。因此能在细微曲折的地方穷尽精微,私意就不能蒙蔽心的本体,自然不会有障碍和隔断,心体又怎能不致达广大呢?”

 又问:“精微究竟是指念虑的精微,还是指事理的精微?” 先生说:“念虑的精微就是事理的精微。”

? 先生说:“现在探讨人性的人,都争论着异同。他们全在说性,而并非去见性。见性的人根本无异同可言。”

? 〔评析〕

前文说到“道问学”是为了“尊德性”。这里进一步阐明“尊德性”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尽精微”、“致广大”而“道中庸”。“广大”是指圣人之道的宏大无比。“精微”则是对“致知”的具体要求,要达到不因为一毫私意蒙蔽了自己,不因为一毫的私欲而牵累了自己。致知、折理、辨义,都不能有毫厘的差误。

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

出处:《中庸》

《中庸》精选: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翻译: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浩荡荡,生长发育万物,与天一样高峻。充足而且伟大啊,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等待圣人出现后才能实施。因此说,如果达不到最高境界的道德,最高境界的道就不会成功。

所以,君子应当尊奉德行,善学好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温习过去所学习过的从而获取新的认识,用朴实厚道的态度尊崇礼仪。

这样,在上位时不骄傲,在下位时不背弃。国家政治清明时力争主张被接受纳,国家政治黑暗时以沉默保全自己。《诗经》上“既明达又聪慧,这样才能保全自身”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愚蠢但又只凭主观意图行事,卑贱但又好独断专行,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却要恢复古代的做法,这样的话,灾难就要降临在他身上了。”不是天子,就不议论礼制,不制定制度,不考核文字。

现在普天下车辙统一,文字统一,观念统一。虽然有天子的地位,但如果没有天子的德行,就不要轻易制礼作乐,虽有天子的德行,但是如果没有天子的地位,也不要轻易制礼作乐。孔子说:“我解说夏代的礼法,但杞国的文献不足以验证。

我学习殷朝的礼法,仅仅有宋国保持着它。我学习周代的礼法,现在正实行着它,因此,我遵从周代的礼法。”

扩展资料:

《中庸》的创作背景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宋代以前,学者皆主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子思作《中庸》。”李翱《李文公集·复性书》:“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朱熹《中庸章句·序文》:“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自宋代开始,有学者主张《中庸》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欧阳修《问进士策》:“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子思,圣人之后也,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异乎圣人者,何也?”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文鉴三》:“汉人虽称《中庸》子思所著,今以其书考之,疑不专出于子思也。”清人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崔述,在其《洙泗考信录》卷三中提出了三条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今人冯友兰、钱穆、劳思光等亦从文献、思想等方面论证《中庸》非子思所作。

以上两种观点各有依据。现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庸》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