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谢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两个家族

2.《乌衣巷》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王,谢两个大家族,已经没落,因为?

3.南京乌衣巷有何故事,超级富二代为什么说没落就没落?

4.请教 魏晋南北朝 谢家,王家之间的关系

王谢两家怎么灭的_王谢两家人物关系图

因为王、谢两家拒绝了侯景的婚事。

简介:

侯景(503年-552年),本姓侯骨 ,字万景,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人,羯族。 南北朝时期历史人物。

剽悍好武,擅长骑射,选为怀朔镇兵士。六镇起义,趁势建功立业,投靠大将军尔朱荣,从平葛荣起义,拜定州刺史。

后来,归顺东魏权臣高欢,拜吏部尚书,迁河南尹。太清元年(547年),投降梁武帝,拜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册封河南王。太清二年(548年),发动侯景之乱,攻破建康,屠戮门阀世家,囚杀梁武帝父子。

大宝二年(551年),篡位自称皇帝,国号为汉。梁元帝承制后,组织江州刺史王僧辩和东扬州刺史陈霸先,率军收复建康,平定侯景之乱。侯景逃跑后,为部下羊鹍所杀。

王谢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两个家族

王谢指的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王谢是指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这两族权势极大,在六朝被视为士族门阀领袖,无论朝代如何变化都不影响两族的社会地位,隋朝被认为是胡人,谢家选择完全归隐,王氏只有少数投靠北朝。

王谢,六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之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晋永嘉之乱后,琅琊弊消册王氏和陈郡谢氏族人,从北方南迁至金陵,后因王谢两家之王导、谢安及其后继者们于江左五朝的权倾朝野、文风流、功业显著而彪炳于史册,成就了后世家族无法企及的荣耀。为后人所嫉妒,故有“王谢”之合称。

王谢出处:

典出《南史·侯景传》:“请娶于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后渐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羊士谔(唐)《忆江南旧游二首》诗:“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这是感叹王谢两家为晋王朝建功立业,在当时风光无限。

刘禹锡的《乌衣巷》中,写过这样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是地租宏处金陵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桥袭、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

《乌衣巷》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王,谢两个大家族,已经没落,因为?

王谢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王谢,六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之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

晋永嘉之乱后,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族人,从北方南迁至金陵,后因王谢两家之王导、谢安及其后继者们于江左五朝的权倾朝野、文风流、功业显著而彪炳于史册,成就了后世家族无法企及的荣耀。为后人所嫉羡,故有“王谢”之合称。

王谢望族地位的衰退

事实上门阀士族的权势,在刘宋时就已开始走下坡路。从刘宋时起,皇帝在地方设立典签(也称签帅)以监视诸王和门阀士族,发现有逆动,立即铲除。

到了梁朝,梁武帝萧衍颁布的“通经之士不限门第授官”,更是对士族参政途径的削弱。但对士族最大的打击还是梁末侯景之乱。侯景攻入建康,“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咨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在侯景军杀掠时,世家大族“莫不衣罗绮,怀金玉,交相枕藉,听命待终”。据颜之推说:“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家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王谢袁萧四大望族当然也不能幸免。

陈霸先建立陈朝,重用南方土著豪族,随晋渡江的百家士族,包括王谢等望族,在陈朝为官者已寥若晨星。

南京乌衣巷有何故事,超级富二代为什么说没落就没落?

传说燕子到南方越冬后,开春再回来,一般还会原来的地方作窝。这句诗就是说,因为王谢两大家族的没落(背后自然是东晋的破灭),乌衣巷中原来王谢两家的府邸,早已住满了寻常的百姓人家。所以说,那些原来在王谢两家生活的燕子(或那些燕子的后代),虽然还在原来的地方作窝筑巢、飞出飞进,但是,那地方住的都是些平常人家,不再是家世显赫、高门大户的王谢(王导、谢安两人的家族)两家了。刘禹锡这种超越时空的情景交融,让人体会到世事的变迁和沧桑,并且感受更深切。

请教 魏晋南北朝 谢家,王家之间的关系

说起古代的乌衣巷,不得不提到的是东晋时期的王谢两大家族,刘禹锡曾作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说的便是王谢两大家族没落的故事。

王谢家族是历史上有名的显赫世家,是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两晋时期是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却也是思想精神最为活跃的时代之一。王谢家族是当时最为的大家族。

王家的代表人物是东晋权臣王导和王敦,王敦身为朝臣,却心怀异心,他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举兵叛乱,掌控了朝政,东晋帝王司马睿被迫失去权力,大权皆有王氏兄弟掌控。王敦最后甚至想要篡位自己当皇帝,但却遭到了反击,最终在愤恨交加中病死。

谢家的代表人物是谢安、谢玄、谢道韫、谢灵运等人,尤其是谢安,他是晋孝武帝时期的丞相,他威望很高,曾经率领大军进驻淝水,大破苻坚,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谢安儒雅风流,运筹帷幄,在当时是极为的人物。

除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王谢家族在文学上也很有成就。如谢道韫被称为是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之一,俗称她有?咏絮之才?;谢灵运则开创了中国山水诗的新境界,对之后的山水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谢两家的影响力达三百年之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门阀士族的权势也逐渐没落,南朝以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门阀士族的权力过大,威胁到了皇权,后来的皇帝继位后,通常会对这些士族大家进行约束和打击。

侯景叛乱后,士族基本没落,新的社会结构形式产生,王谢家族就此消失,成为了古代令人称道向往的传说。

王谢世家,在魏晋南北朝那是响当当的字号。即使在门阀林立的东晋,王谢两门也自视极高,婚嫁除了入宫攀龙附凤以外,都只在两族之内进行。他们两家在晋朝消亡之后仍是风光不减,直到梁武帝时大枭雄侯景向两族求婚被拒绝遂视此为平生恨事,最后造反时顺便将王谢两族彻底诛绝。王谢的数代风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刘禹锡的一首<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后人怀咏。

谢道韫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年长的时候,自然嫁入了门当户对的王家。这不能不说是她一生悲剧之根源。男怕进 错行,女怕嫁错郎,古今皆然,睿智如谢MM也终于不免。一次道韫回家探亲,怏怏不乐的神态到底让 他叔父谢安看在眼里。谢安很奇怪,问她道,“王家名门世族,王凝之(谢道韫的丈夫)也算是青年才 俊,何以不快至此?”道韫怅然道:“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我的兄弟中也有‘封胡羯末’四大才子,王郎 相比你们天上地下阿。”谢安长长叹了一口气,再也无话可说。

这是谢道韫在数说本门的英才。道韫的父亲,安西将军谢奕本身是个风流了得的才士,那个留下 千古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的枭雄桓温,对谢奕极其欣赏,尊称其为方外司马。谢奕 向来潇洒不羁,曾有一次席间追着桓温喝酒,桓温不胜酒力,躲到自己内室,不料喝高了的谢奕不依不 饶,追他一直追到内室,在桓温夫人惊诧已极的目光下逼着桓温把酒喝完,结果自己先醉倒在他们家的 床上睡了整整一天。一门叔父中阿大指谢安,何等人物就不多说了。中郎指西中朗将谢万,手握重兵, 威震一方,他一直刻意模仿谢安的风度,只是心胸始终不及。在谢道韫的(堂)兄弟中,有封胡羯末四 大才子:封是谢万的儿子谢韶的小名,曾任车骑司马。胡是谢朗的小名,做官曾至东阳太守。羯就更了 不得,他就是谢道韫的亲哥哥谢玄,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中的主帅,把骄狂不可一世的大秦天王苻坚的 百万人马打得落花流水,当真有再造社稷之功。末是谢川,也颇有文才,只是早夭。

谢道韫拿谢氏一门彦秀作比,其实她夫家王家人才之胜,丝毫不下谢家。谢道韫的公公是第一大 书法家王羲之,他和谢安交谊甚厚,也相互仰慕的紧。王羲之的书法古今独步,《兰亭集序》,《丧乱 帖》都是千古流传的书法极品,当然他远不只是书法家这么简单,当时朝中王羲之和谢安号称一时瑜 亮,只是王羲之向淡之心比谢安更胜,早早地归隐了。王羲之有七子,有名气的只有五个,老大王玄之早死,余下就是王凝之、王徽之、王桢之、王献之。

王徽之是谢道韫的小叔,王羲之的第三子,向来 卓荦不羁。他当桓温的参军的时候,终日只是喝酒胡混,桓温的弟弟桓冲实在看不过眼,问他,“你到 底是负责什么的”,徽之答道,“管马”,桓冲问,“你到底管几匹马?”,徽之曰,“不知马,何由知数”, 桓冲又问,“你的马死了几只?”,徽之对道,“未知生,焉知死!”,气得桓冲几乎倒仰。徽之留下千古 佳话的是这样一段故事:一天徽之望着皎洁无边的月色,一边喝酒一边吟咏左思的《招隐诗》,登时忆 起老朋友戴逵。只是戴逵的家相隔甚远,也顾不得了,马上划着小船往戴逵家中奔去,谁知终于在夜半 赶到了他的家门口,徽之又转身回去了,旁人问他什么原因,他只留下掷地有声的八个大字“乘兴而 行,兴尽而反”。徽之的弟弟王献之,少有盛名,风流为一时之冠。谢安对他相当看好,认为王谢的后 辈中人以他为第一,提拔他作长史。王羲之也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小时候练字的时候王羲之就猛地从背 后抽他的笔,他每次都能稳稳不动,他就知道这个儿子不仅继承了自己的衣钵,其后必有大成。后来王 献之的书法固然是不亚其父,他能在墙上写方丈大字的绝技,连他父亲也不禁叹服。王献之尽心朝政, 殚精竭虑,年纪不大就累成重病,徽之和他一向兄弟情深,得知消息后找到巫师情愿自己一死以延长弟 弟的生命,巫师摇头苦笑,你自己也命不久长,还顾得了别人?王献之很快病死,徽之奔丧,却一滴眼 泪也不流,只是在灵前弹琴以慰弟弟在天之灵,谁知哀伤得老是弹不出调子,一怒之下他把琴摔得粉 碎,大喝道,”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子敬是王献之的字)。不久他自己因悲伤过度,呕血身亡。徽之 和献之的兄弟情谊,比起一起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只怕毫不逊色。

后来 王凝之在做会稽内史时,正值天师道首领孙恩和卢循从海岛进攻会稽,王氏家族从曹魏时起就世代信奉天师道,迷信的王凝之就对部下说:“我已请来了得道大仙,借来鬼兵守护各个海港要地,你们不必担心”。于是守兵便放松了戒备,结果孙恩顺利的攻占了会稽。当别人劝说王凝之一同逃跑时,王凝之又天真的认为自己和孙恩都是天师道的信徒,孙恩一定会看在张天师的情分上放自己一马,就拒绝出逃。岂知阶级矛盾又怎是宗教所能调和得了的?王凝之就这样糊里糊涂做了农民起义军的刀下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