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雀台赋》原文及赏析

2.龙飞凤舞的故事,一定是故事,50字左右主要内容也行。

玉龙金凤第十回_玉龙金凤是什么故事

明珠

传说古时候,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住着一条雪白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住着下只彩色的金凤。

玉龙和金凤是邻居,每天早晨他们一个钻出石窟,一个飞出树林,打个照面就忙着各做各的事了。

有一天,他俩一个在天空飞,一个在天河游,飞呀,游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仙岛上,在岛上他们发现了一块亮闪闪的石头。

金凤很喜欢,就对玉龙说:

“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

玉龙也很喜欢 ,就对金凤说:

“金凤金凤,我们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

金凤点头答应,他俩就动工了。

玉龙用爪子抓,金凤用嘴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他俩真的把石头琢成了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

金凤高兴地飞到仙山上衔来许多露珠,滴到珠子上;玉龙快活地游到天河里吸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

滴呀,滴呀,喷呀,喷呀,慢慢地这颗珠子就变得明光闪亮了。

从此以后,玉龙喜欢金凤,金凤也喜欢玉龙;玉龙和金凤都喜欢他们的明珠,玉龙不愿回天河东边的石窟去了,金凤也不愿再回到天河西边的那个树林,他俩就往在天河中的仙岛上,日夜守着自己的明珠。 这颗明珠真是一颗宝珠,珠光照到哪里,那里的树木常青,百花齐放,山明水秀,五谷丰收。

王母娘娘走出宫门,一下就看见这颗明珠的宝光,心里非常羡慕,到半夜辰光,她就派一个亲信的天兵,乘玉龙和金凤睡熟的时候,悄悄地把这颗明珠拿走了。

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欢的不得了,连看也不舍得给人看一看,就藏到仙宫里头,外面关起九重门,锁上九道锁。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发现明珠不见了,他俩真着急呀!

东寻寻,西寻寻,玉龙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个石窟,没有找到;

金凤寻遍了仙山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寻着,他俩伤心极了,可还是日日夜夜地到处寻找,一心想把心爱的明珠找回来。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赶到仙宫来祝寿。

王母娘娘摆下盛大的蟠桃会请众神仙。

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祝贺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母娘娘一时高兴,就对众神仙说:

“各位仙长,我请你们看一颗珍贵的明珠,这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宝珠啊!”

说着,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走进九重门,从里面取出那颗明珠,用金盘端着放在厅堂中间,明珠亮晶晶,光闪闪,神仙们看了都叫好。

这时,玉龙和金凤正到处寻找他们的明珠,金凤发现了明珠放出的亮光,就忙叫玉龙: “玉龙玉龙,快一来看那不是我们明珠放出来的亮光吗?” 玉龙从天河里钻出头来,一看:

“是呀,一定是我们的那颗明珠,快把它找回来!”

玉龙和金凤立刻朝着明珠的亮光长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宫里,那些神仙们正在伸头探脑围着明珠叫好,玉龙上前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金凤也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王母娘娘一听火了,冲着玉龙,金凤张口就骂:

“胡说!我是玉皇大帝的亲娘,天上的宝物都有是我的。”

玉龙和金凤一听也来了气,一同向王母娘娘说:

“这颗明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长的,是我俩辛辛苦苦,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琢磨出来的!”

王母娘娘一听,又羞又急,伸手护住放着明珠的金盘, 喝叫天兵天将,把玉龙和金凤赶出去。 金凤见王母娘娘不讲理,扑过去就抢明珠;玉龙见王母娘娘不讲理,也冲过去抢明珠。

三双手都抓住金盘,谁也不肯放松。 你拉我扯,金盘一摇晃,明珠就滚下来,滚到阶沿边,从天上掉到地下去了。

玉龙和金凤见明珠往下掉,急忙翻身跟下来保护。

玉龙游着,金凤飞着,他俩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保护着这颗明珠,慢慢地慢慢地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

这颗明珠一到地上,立刻变成了清清的西湖,玉龙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雄伟的玉龙山守护它;金凤也舍不得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青翠的凤凰山来守护它。

从此凤凰山和玉龙山就静静地站在西湖的旁边。 直到现在,杭州还流传着两句古老的歌谣:

西湖明珠从天降,

龙飞凤舞到钱塘。

《铜雀台赋》原文及赏析

读《西湖民间故事》有感范文1

 我向你们推荐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明珠》:古时候,明珠是由玉龙和金凤来守护。有一天,王母娘娘看到了这只明珠,她特别喜爱明珠,就连夜派人把明珠偷过来。第二天早上,玉龙和金凤找遍了了仙山上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他们心爱的明珠。王母娘娘生日那天,她给各位仙长看了看明珠,啧啧叫好。后来玉龙金凤发现了明珠的藏身之地,就上去抢,明珠掉下去了,玉龙和金凤怕明珠摔破就跟着下去保护明珠。明珠掉在了人间,就变成了西湖,玉龙变成了玉龙山,金凤变成了凤凰山。故事中玉龙和金凤对明珠的热爱令人感动,并竭力保护、坚持不懈的信念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个故事是《金牛湖》:从前,西湖其实叫金牛湖,那时候,湖里是白茫茫的大水,大家过着安乐的日子。在湖底有一头金牛,只要它吐出一口清水,湖水立刻又涨满了。有一年夏天,有许多天没下雨了,四周都变得十分干旱,他们天天盼望金牛出现。果然有一天,金牛从湖底破水而出,它大口吐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了。金牛的事情被县官听到后,他决定要把金牛抓回来,献给皇帝就能升官发财。县官想方设法要把金牛拉回来,最后县官叫百姓抽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把水抽完了,只见县官看着金牛,眼睛发亮。县官看着,又叫百姓们把金牛抬起来,不然就要杀头。金牛被县官击怒了,县官看到金牛的眼睛,他觉得像山崩地裂一样,金牛看着县官,他就双腿发软,面如土色,心里想要逃走,可又一步也挪不动。这时,金牛从嘴里吐出了白花花的大水,把县官卷入巨浪之中去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心中装着老百姓,多为别人着想就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热爱。相反就会被所有人嫌弃,不受人欢迎,最后落得坏下场。

 以前我只知道西湖外表的美,还从未懂得它内在的美,现在看了《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让我从中知道了西湖真正的美景,里面还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更喜欢杭州的西湖了,欢迎更多的人来这里游览哦!

读《西湖民间故事》有感范文2

 这个暑,我读完了这本闻名整个杭州的书,这本西湖民间故事理,记载了种种从杭州人口中世代流传下来的美丽神话与传说,每一个都对应了杭城各个美丽又神秘的景点,每个都有着那般的人物。

 这本书不同于普通的故事书,普通的故事书只是将一个故事进行精致的描绘,而西湖民间故事则是由许多神秘又简洁得恰到好处的传说故事组成的,读着读着,就仿佛在看电视节目。

 书中有着白娘子为救许仙与法海斗法;瑞石将贪心县官进石壁中;太平军用棋盘阵吓退清兵;大虎与二虎为杭州人民刨出虎跑泉等场景。想到县官欺压百姓时,我咬牙切齿,一拳打在墙上,想到瑞石、杏蝉等人打倒县官,我便大喊:“打得好!”;太平军攻下杭城,我还会大叫几声:“太平军万岁!”,书中逼真的描写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这些都是杭州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目的是要让后代明白,我们懂得珍惜并保护好这些古迹。百姓面对官府的欺压,不时有不屈不饶的反抗英雄出现,故事中的`人物就是代表。当时的百姓虽然被官府欺压,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但谁也没有放弃过希望,总是百折不饶的反抗,不让坏蛋的阴谋得逞。在这种时代也出现了一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而书中的主人公就是这些英雄的代表。

 这本将各个故事演绎的惟妙惟肖的故事书真是让我舍不得放下!

龙飞凤舞的故事,一定是故事,50字左右主要内容也行。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铜雀台赋》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三国志》版

引《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裴松之注收录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广为流传的另一个版本: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铜雀台赋》《铜雀台赋》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孔明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在原诗中,蝃蝀就是虹,二桥指从铜雀台出发连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古代‘乔’和‘桥’是一回事。刚好周瑜和孙策的妻子姓乔。所以很容易产生错觉。另:《铜雀台赋》作于建安15年,赤壁之战发生于建安13年,应该是罗贯中引用时忽略了成文时间,也可证明这是演义虚构情节。

《三国演义》版

《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铜雀台赋》《铜雀台赋》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跟《三国志》中的《铜雀台赋》相比,《三国演义》中的《铜雀台赋》有很多内容为后人自行添加,如“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赏析

曹操完成北方的霸业后,用了三年时间建成金凤、铜雀、冰井三台。金凤、冰井二台的建成更加衬托出主台铜雀台的高大与恢弘。曹操兴高烈,传令在铜雀台上大宴三天,并聚集众多文人在铜雀台上写文吟诗作赋,那是怎样的一番热闹情景呢?

曹操在群臣和文人们的簇拥下游览三台。但见金凤台高56米,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0米。冰井台位于三台最北端,其高长宽与金凤台相同,不同之处是台上有一口藏冰的深井。铜雀台为主台,高70米,最为壮观。从铜雀台最高处往下望去:邺城街道如织,商铺林立,车马穿梭,人流如潮,一派繁荣景象。

铜雀台还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建安文学的发源地。曹操把铜雀台作为诗歌和文学创作的乐园,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的文人,在铜雀台上创作了许多的传世佳作。建安文学的创作人中有一个重要的女才子,她就是曾流落匈奴12年的`蔡文姬。蔡文姬也与铜雀台结下过不解之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曹操占据北方之后,想起恩师蔡邕无子,只有蔡文姬一女,被匈奴扣留,一直十分挂念。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曹操派人携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

蔡文姬回来后,按照曹操的意愿,参加了撰写《续汉书》的工作。三台建成后,曹操又把蔡文姬请到铜雀台上,与众多文人一起饮酒作赋。

蔡文姬饱含深情,写下并演唱了流传后世的《胡笳十八拍》:胡虏强盛,烽火遍野,民卒流亡,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志意乖兮节义亏……

后来,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曹操又在铜雀台南北分别建造了金凤台和冰井台,合称为三台。铜雀台位于三台中间,三台用阁道式浮桥相连接,使得铜雀台更加壮观。

历经千年,由于漳河数次泛滥,原本巍峨壮丽的铜雀台已经被淹没了。时至今日,只有和它相邻的金凤台留下了一些遗迹,诉说着三国时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近年来,为了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在河北涿州,人们根据历史资料和金凤台遗址的基础规模复原了铜雀台以及金凤台和冰井台,让这一著名的古代建筑再次在重现世人眼前。

铜雀台前临河洛,北临漳水,虎视中原,颇显霸王气派;其楼台建筑飞阁重檐,楼宇连阙,雕梁画栋,气势恢宏。铜雀台上有房舍数百,储存有大量的生活用品,台下有景色秀美的铜雀园,的确是曹操金屋藏娇,晚年享受的好地方,但是与大乔、小乔无关。

龙飞凤舞的故事如下:

龙飞凤舞护明珠

传说古时候,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住着一条雪白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住着下只彩色的金凤。 玉龙和金凤是邻居,每天早晨他们一个钻出石窟,一个飞出树林,打个照面就忙着各做各的事了。 有一天,他俩一个在天空飞,一个在天河游,飞呀,游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仙岛上,

在岛上他们发现了一块亮闪闪的石头。 金凤很喜欢,就对玉龙说: “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 玉龙也很喜欢 ,就对金凤说: “金凤金凤,我们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 金凤点头答应,他俩就动工了。 玉龙用爪子抓,金凤用嘴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

他俩真的把石头琢成了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 金凤高兴地飞到仙山上衔来许多露珠,滴到珠子上;玉龙快活地游到天河里吸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 滴呀,滴呀,喷呀,喷呀,慢慢地这颗珠子就变得明光闪亮了。 从此以后,玉龙喜欢金凤,金凤也喜欢玉龙;玉龙和金凤都喜欢他们的明珠,

玉龙不愿回天河东边的石窟去了,金凤也不愿再回到天河西边的那个树林,他俩就往在天河中的仙岛上,日夜守着自己的明珠。 这颗明珠真是一颗宝珠,珠光照到哪里,那里的树木常青,百花齐放,山明水秀,五谷丰收。 王母娘娘走出宫门,一下就看见这颗明珠的宝光,心里非常羡慕,

到半夜辰光,她就派一个亲信的天兵,乘玉龙和金凤睡熟的时候,悄悄地把这颗明珠拿走了。 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欢的不得了,连看也不舍得给人看一看,就藏到仙宫里头,外面关起九重门,锁上九道锁。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发现明珠不见了,他俩真着急呀!?

东寻寻,西寻寻,玉龙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个石窟,没有找到; 金凤寻遍了仙山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寻着,他俩伤心极了,可还是日日夜夜地到处寻找,一心想把心爱的明珠找回来。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赶到仙宫来祝寿。 王母娘娘摆下盛大的蟠桃会请众神仙。?

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祝贺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母娘娘一时高兴,就对众神仙说: “各位仙长,我请你们看一颗珍贵的明珠,这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宝珠啊!” 说着,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走进九重门,从里面取出那颗明珠,

用金盘端着放在厅堂中间,明珠亮晶晶,光闪闪,神仙们看了都叫好。 这时,玉龙和金凤正到处寻找他们的明珠,金凤发现了明珠放出的亮光,就忙叫玉龙: “玉龙玉龙,快一来看那不是我们明珠放出来的亮光吗?”?

玉龙从天河里钻出头来,一看: “是呀,一定是我们的那颗明珠,快把它找回来!” 玉龙和金凤立刻朝着明珠的亮光长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宫里,那些神仙们正在伸头探脑围着明珠叫好,玉龙上前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金凤也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王母娘娘一听火了,冲着玉龙,金凤张口就骂: “胡说!我是玉皇大帝的亲娘,天上的宝物都有是我的。” 玉龙和金凤一听也来了气,一同向王母娘娘说: “这颗明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长的,是我俩辛辛苦苦,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琢磨出来的!”?

王母娘娘一听,又羞又急,伸手护住放着明珠的金盘, 喝叫天兵天将,把玉龙和金凤赶出去。 金凤见王母娘娘不讲理,扑过去就抢明珠;玉龙见王母娘娘不讲理,也冲过去抢明珠。 三双手都抓住金盘,谁也不肯放松。 你拉我扯,金盘一摇晃,明珠就滚下来,滚到阶沿边,从天上掉到地下去了。?

玉龙和金凤见明珠往下掉,急忙翻身跟下来保护。 玉龙游着,金凤飞着,他俩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保护着这颗明珠,慢慢地慢慢地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 这颗明珠一到地上,立刻变成了清清的西湖,玉龙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雄伟的玉龙山守护它;

金凤也舍不得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青翠的凤凰山来守护它。 从此凤凰山和玉龙山就静静地站在西湖的旁边。直到现在,杭州还流传着两句古老的歌谣: 西湖明珠从天降, 龙飞凤舞到钱塘。?

扩展资料:

龙飞凤舞的其它故事:

相传唐宋年间,西天目山森林中长有一棵特异的大树,形状怪异,可容8个人合抱。曾有樵夫偶然远看似见一位白发老翁盘坐在树上,走近时又不见其踪影,消息传开后民众奉为“树神”,尊相祭拜。某日,有赵钱孙李四个家族同往叩拜祝愿。其中,赵家祈求保佑子孙“尊贵”;

孙家祈求保佑子孙“富有”;李家祈求保佑子孙“显名”;钱家只求保佑子孙“和谐”。后来四个家族各有所获,长短却大有差异。赵家有兄弟两人共得天下,两人的子孙各享帝位百余年。北宋亡于女真入侵,赵光义的子孙大多遭掳戮,只有赵构一人渡江南逃,另立南宋;

但赵构苦于无亲生子嗣,赵光义一系至此灭绝。于是转由赵匡胤的后裔维持南宋的统治,百余年后又遭到北方游牧部族南侵,南宋亡国,赵匡胤的后裔也灭绝了。可见“尊贵”到至高无上的皇室,也难久持,唯“有德”始能保住地位,久传于世。

孙家后人孙承佑,靠姐姐嫁给吴越王而成一方富豪。后人孙奕又善于理财,曾管陈州酒税,晋升福建转运使,为人仁义,处事公信,为政“厚裕安民”,因而不但一家富盈,而且惠及辖区百姓。但正如俗语所说“富不过三代”,孙家三四代后也不能例外的贫困了。

至于李家,读书成才,诗名传世。有一代奇士,名高德薄,落水而死。令人遗憾。唯有钱家,以“和谐”传家,注重“修身齐家”、“重学好礼”,子孙繁衍,安乐济世,代有人才。这就是生于临安、发于杭州、惠及两浙、分布五洲的“吴越钱氏”。

事实说明“和谐”为传家之宝、兴业之本。芸芸“百姓”,当以此为鉴。这个传说故事,虽未必真有所谓“天目山大树王”的树神保佑,不过宋代苏东坡有过这样的颂辞:“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笃生异人,从者如云。奄有吴越,金券玉册。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龙飞凤舞就是出自这个典故。本来是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来也形容书法的气势了。

百度百科-龙飞凤舞 (汉语成语)

百度百科-中国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