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月二日出郊的原文是什么?

2.二月二日出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二月二日出郊忽和犹的妙处

4.二月二的古诗词有哪些

5.古诗《二月二日出郊》的意思

6.二月二日出郊赏析

二月二日出郊译文_二月二日出郊阅读赏析

二月二诗词送几首如下:《二月二日》、《二月二日出郊》、《春中喜王九相寻》。

1、《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译文: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时光。江上的新滩不理解我的心意,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

2、《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译文:太阳将出而未出的时分,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细雨霏霏。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村落间到处听到黄鹂啭鸣,麦垅间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飞。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招呼儿童骑牛吹笛把家归。

3、《春中喜王九相寻》

唐`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译文:二月里的湖水呀是那么清澈,家家户户春意盎然,鸟儿快乐地鸣叫。树林里的花儿开了又谢,扫也扫不完;小径上翠绿的青草呀,充满了勃勃生机,踏上去之后,很快就又可以生长起来。

我的酒友又来喊我去喝酒了,我们拿出酒杯啊,打开酒瓮。酒杯握在手中啊,歌妓们在眼前唱歌跳舞。歌舞是那么的优美动人啊,千万不要停下来啊!

二月二的节日习俗: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抬头”,意味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故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并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纳祥转运的日子。

在中国流传着“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八月二,祭村堂;龙收尾,送龙归”的说法。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中国南方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

在古代神格谱系中,龙是海中神物,掌管着降雨,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庄稼的丰歉,因此,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龙抬头时节要在龙神庙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

同时唱大戏以娱神;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也有一些地方在龙头节有“起龙船”的活动。

二月二日出郊的原文是什么?

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二月二日出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注释译文

注释 ①雨脚:即雨线之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麻未断绝。”

译文 太阳将出而未出的时分,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细雨霏霏。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村落间到处听到黄鹂啭鸣,麦垅间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飞。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招呼儿童骑牛吹笛把家归。

总案 此诗写郊行所见之初春景色,其妙处有二:一是写天气由雾雨霏微而转晴的过程极其生动,颔联用两处拟人法,句法灵活多姿。二是以鹂语燕飞的自然景物衬托农家之乐,并流露出诗人热爱自然之情趣,手法细致且含蓄。从总体上说,此诗的`轻快、活泼已近于曾几、杨万里诸人,这也说明了南宋初期诗风的演变是一种普遍的趋势。

作者简介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性伉厉,为诗雄浑。政和八年(1118)登进士第。调茶陵丞,与上官不合,弃官隐居卢溪,因以自号。绍兴中,胡铨请斩秦桧,谪新州,独庭珪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须为天下奇”句。坐讪谤,流夜郎(一作岭南)。十九年(1149)六月,勒停,送辰州(今属湖南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编管。秦桧死,许自便。孝宗时,召对内殿,赐国子监主簿,乾道六年(1170),复除直敷文阁。乾道八年(1172)病逝,终年92岁,去世后葬于安福县山庄乡下沙村长甫村后山腰,胡铨撰写墓志铭碑。

二月二日出郊忽和犹的妙处

这首诗写了作者郊行所见之初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这首诗均写踏青所见,前三联写了一幅雨后放晴,万物怡然的春景图,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表现了

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月二的古诗词有哪些

《二月二日出郊》是宋朝诗人王庭珪所作的一首七律,其中第二三句是: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忽”是忽然,形容时间短暂;“犹”是犹然,仍然的意思;这两句描写了天忽然变晴,云朵还未来的及散去的景象。此处诗歌写初春雨后初晴之景。

古诗《二月二日出郊》的意思

二月二的古诗词:《二月二日》、《二月二日出郊》。

1、《二月二日》——唐·白居易

全诗: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翻译:二月二日,新雨过后,天气刚刚放晴,小草嫩芽和蔬菜叶芽一时间都生长出来了。

2、《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珪

全诗: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翻译:太阳将出而未出的时分,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细雨霏霏。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村落间到处听到黄鹂啭鸣,麦垅间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飞。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招呼儿童骑牛吹笛把家归。

二月二简介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日出郊赏析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译文

太阳将出而未出的时分,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细雨霏霏。

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

村落间到处听到黄鹂啭鸣,麦垅间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飞。

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招呼儿童骑牛吹笛把家归。

注释解释

1.雾失江城:大雾迷漫,看不见江城。雨脚微:雨已经下得很小了。雨脚:落地的雨点。

2.“天忽”二句:写雾消天晴,山岩之间,雾渐去云未散尽。山卷幔:谓山上的云都像卷帷幕一样,集中成一团,让山露了出来。下句学唐诗人包贺诗句“雾是山巾子”而胜之,意思是说云还故意作态,欲去又依依不舍,因此有些山石上的云朵就像人披着一件衣服。

3.麦陇:指麦田。

4.谁似:谁能像。知此乐:知晓这其中的乐趣。

3.“呼儿”句:化用唐崔道融《牧竖》诗:“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王庭珪〔公元一0七九年至一一七一年〕字民瞻,庐陵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卒于孝宗乾道七年,年九十三岁。性伉厉,为诗雄浑。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纳。